原创道具 吸引眼球
作为本届魔术大会的一大亮点,“魔术道具展”吸引了20余家魔术道具厂商及经销商前来参展。展览规模虽不大,展品却琳琅满目、种类齐全。既有传统的魔术纸牌、魔术硬币、魔术拐杖,也有一些平时不常见到的魔术道具,比如能让纸币悬空漂浮的圆珠笔,仅靠双手揉搓就能下起纷纷雪花的“吹雪”。而这些道具通过展商的巧手表演出一个个出神入化的魔术,不时引起现场观众的惊叹声。
江苏道具商李祖生的拿手绝活“可乐分身”人气最高。只见他拿了一个空匣子,把一瓶可乐放入其中,随后插进一块钢板,将可乐瓶拦腰分成两截,但钢板抽出后,瓶身却依旧完好无损。李祖生透露,“可乐分身”是他原创的近景魔术道具,灵感来自舞台魔术“人体分身”,“但那个道具太大,一般婚礼、聚会上表演不方便,所以我就研制了‘可乐分身’。”
另一家展商的原创道具“小吕台灯”也吸引了许多目光。展台前,魔术师给一盏红色的台灯套上一个空心圆筒,片刻过后,他竟从中取出了三盏一模一样的台灯。但奇迹不止于此,随后他又拿了一朵“灯芯玫瑰”,手指一点,玫瑰花亮了;再用玫瑰花轻轻一扫,三盏台灯也依次亮了。
来自浙江的杨可伟是最早做“灯芯玫瑰”的道具商,“国外魔术师表演用的‘灯芯玫瑰’基本都是我们做的。”但这次他带来的“灯芯玫瑰”却与以往的不太一样,“以前用遥控器控制玫瑰花里的灯,现在诀窍则在花枝上。”
亚洲魔术联盟秘书长谭永铨认为,本届大会对原创魔术道具的认可,表明中国魔术行业已经开始摆脱以往的低端模仿,正在逐步与国际魔术行业及市场接轨,让人惊喜。
魔术产业 将成规模
与国外相比,中国魔术行业尚处在初级阶段,虽然一些优秀魔术师在世界上屡获大奖,但魔术演出市场并不成熟,相关产业也未形成。昌平区文化委负责人表示,此次魔术大会,昌平将借机吸引全世界的魔术师及魔术企业汇聚于此,推动魔术产业化,建设“魔术之都”,“魔术大会虽然为期三天,但是魔术产业将从此落户昌平。”
除了两年一届的“魔术大会”,昌平还将创办“魔术驻场演出”,作为长期经营项目,并开拓全国魔术演艺市场,在各地巡回演出,推动魔术艺术市场化、产业化;未来2-3年建成集魔术演艺中心、道具生产基地、体验中心、魔术博物馆等魔术产业基地为一体的北京魔术城;同时还将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编辑、制作魔术图书、动漫、影像等衍生产品,形成魔术产业链。
对于魔术人才的培养,也在此次大会中得到体现。在“国际魔术大师进校园”活动中,世界魔术联盟主席多美尼克等国际著名魔术家来到昌平城关小学,欣赏魔术兴趣班学生表演的魔术,并传授他们“新招”。多米尼克表示:“在学校里从小培养魔术爱好者十分重要,这让魔术后继有人。”而未来,昌平还将创办多所魔术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魔术培训班,培养更多的专业与业余魔术表演人才。
驻京见习记者 陶禹舟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