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合作 条件更优惠
早在2010年,两岸签署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后,台湾电影以进口片资格进入内地不再受配额限制,但并没有具体执行细则。《现行办法》出台后,对台湾影片有了明确界定:根据台湾有关条例设立或建立的制片单位所拍摄的,拥有50%以上影片著作权的华语影片。该影片主要工作人员组别中,台湾居民应占组别整体员工数的50%以上。此外,台湾电影引进将由中影集团进出口分公司统一进口,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经营台湾影片的进口业务。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台湾影片,作为进口片在大陆发行,不受进口片配额限制。《现行办法》同时对合拍片打开了大门,给予两岸合作摄制电影较大空间。比如合作摄制的电影底片、样片冲印及后期制作,可不受特殊技术要求限制,在台湾完成。电影在大陆发行,享受国产影片相关待遇。
谈未来 合拍是趋势
从去年年底开始,两岸的电影合作就越来越密切,《幸福额度》《星空》《LOVE》《饮食男女2》《痞子英雄》等就陆续进入内地影市。近日,根据台湾时尚爱情电视剧《犀利人妻》改编的同名影片又将于贺岁档登陆内地。从《海角七号》开始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台湾爱情片独有的清新、浪漫又不失喜感,已经成为如今国语影坛的流行文化。但不少接受采访的台湾影人认为,从长远来看,合拍才是台湾电影真正的出路,因为台湾的市场没有办法满足大制作的需要。导演李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台湾要深入与大陆合作,因为唯一有潜力能与好莱坞相抗衡的只有大陆。”导演钮承泽认为,两岸三地的电影人的合作十分重要,“通过三地电影人的汇聚,非常有机会打造东方好莱坞,华语电影可以终结长久以来好莱坞强势文化的倾销。”
谈阻力 文化有差异
因为文化差异,两岸合拍片仍不乏问题。像去年风靡台湾的两部佳作,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及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分别于今年1月和5月在内地公映,获得了极好的口碑,魏德圣还专门为不了解台湾历史的内地观众剪了一个2个多小时的“精华版”。可是影片在经过第一个首映周末后,内地只收获了3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能准确叫出《赛德克·巴莱》名字的观众都不多,同样的问题在《海角七号》内地公映时也曾出现过。因为没有足够的切身感受,大陆观众对台湾本土题材的电影总是显得很疏离,影片的故事、主题、背景和情感,绝非只隔了一个台湾海峡这么简单。但也有不少台湾电影人坚信,因为不同,因为会有碰撞,才最可能产生精彩的东西。
谈优势 丰富创造力
台湾电影教母焦雄屏指出,相较于大陆电影或香港电影,台湾的优势在于台湾年轻影人有丰富的创造力,天马行空,想法纯洁。导演李安也表示,台湾电影创意、思想比较活泼、调皮,“虽然产业规模比不上大陆那般‘重工业’,但至少能做到‘轻工业’”。而且台湾近年来通过偶像剧培养出的年轻明星,如赵又廷、彭于晏、阮经天等,具有良好的观众基础。相对而言,大陆电影虽然热钱多,投资多元化,但片型重复,内容单调,且盲目跟风,造成大片独占市场。曾经参与合拍片《饮食男女2》运作的韩女士认为,大陆台湾合拍片能促使两岸电影人互相弥补,回到踏实的制作上去。目前来看,描写人性和爱情的现实题材,是最受两岸推崇的电影主题。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