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寒战并非当前热映电影,而是真实上演于短道速滑赛场的“中韩大战”。在本次短道速滑世界杯女子项目中,韩国队取得5金中的3金。甚至在中国队夺冠的女子3000米接力项目中,韩国队也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作为回敬。从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包揽女子项目所有金牌,到如今比韩国略逊一筹,可以说,如今的短道速滑项目,已成为中韩两虎相争的格局。
中长距离是中国队的软肋。作为中国第三代速滑领军人物的王濛和周洋先后受困于赛场外的“风波”,浪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回归国家队,能否找回昔日状态,目前存疑。而以李坚柔为代表的小将虽经过两年历练逐渐脱颖而出,但却在国外众多顶尖高手的包夹中掣肘难前。本站比赛先后在1500米和1000米两项比赛中,以一个刀尖的差距,输给韩国天才少女沈石溪就是实力之差的最好写照。
从比赛中不难看出,中韩两队风格各异。在中长距离比赛中,韩国队占据主动,总是采取先发制人战术。而中国队,则往往习惯在最后两三圈完成超越,从周洋到李坚柔,都以强势的外道超越著称。但这种极其依仗爆发力的滑法本身就存在不稳定性。
事实上,即使在中国队看似辉煌的短距离项目中,如今优势也已不那么明显。取得四连冠的王濛表示:“之前只是说我们在个别项目上有一些优势,如今这种优势也在减退。”
经验是中国队制胜的一大法宝。当被问起如何看待韩国选手沈石溪刮起的“青春风暴”时,王濛霸气十足地表示:“韩国女队向来都是以年轻运动员为主,最近的几届冬奥会,她们的平均年龄都是在20岁左右。让她们滑到我这样的年龄,恐怕也滑不到。”在队中多倚靠王濛这样的老队员,围绕她展开战术,或许是制胜好方法。
此外,中国队如何让优秀队员不过早地“自残”,合理利用规则,也将成为左右比赛的关键。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