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体育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乒乓球赛已成为乒乓爱好者节日——~~~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乒乓球赛已成为乒乓爱好者节日——~~~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乒乓球赛已成为乒乓爱好者节日——~~~
     
2013年01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乒乓球赛已成为乒乓爱好者节日——
独臂侠过关斩将 双胞胎人小心大
钟喆
“独臂侠”陈姚小组赛上所向披靡 张宪 摄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不仅是一项赛事,更是一个乒乓爱好者的节日。

  “感受过程最开心”

  一只手臂,驰骋球场。昨天,“独臂大侠”陈姚是球场上最闪亮的大明星。上午两场比赛,两个2比0让对手连连竖大拇指。

  陈姚家住嘉定区,远离赛场,好朋友昨天特地开车送他参赛。出门前,妻子给陈姚做了一顿爱心早餐,临行前还叮嘱了一句:“有好消息给我打个电话。”

  过五关斩六将,陈姚在小组赛上所向披靡。有时候,一盘比赛他只让对手拿四五分。“厉害厉害。”老杨是陈姚的手下败将,下了赛场满头大汗的他赞不绝口。“更重要的是陈姚精神可嘉,我要把他的故事讲给小孩子听,激励他们好好学习、生活。”

  “输赢不重要。对我来说,感受比赛氛围和过程最开心。”陈姚说。

  “回找当年的记忆”

  安徽宿州小伙子罗铮是坐着火车来上海参加新民晚报迎新春乒乓赛的。“十几年前,我来到上海学打乒乓球,后来又去了河北。一晃我已有3年没来上海了。”罗铮的心情有点激动。

  罗铮赶在截止日当天报上了名。“5年前,我也参加过新民晚报迎新春乒乓赛。现在参加的人更多了,高手也多,更热闹了。”罗铮说,“这次回来就是想找找5年前的感觉。”

  罗铮的旁边坐着他儿时在上海一起打球的伙伴贾烽,“他现在是上海中学的学生,这次和我一起来比赛。”罗铮回忆,“我们几个小兄弟从小在一起打球,同吃同住5年,感情很深。”

  重回“故土”,找回参加新民晚报乒乓赛的感觉,也要找回儿时的记忆。“这周打完预赛,下周末参加决赛。间歇的时间可以和好友聚聚,找回当年的记忆。”

  “长大也学马龙哥”

  新民晚报迎新春乒乓赛这次在外场设立了一个体验区。“红双喜”不仅为本次比赛提供专业的“彩虹球台”,还带来了国手专用球拍。“王励勤、马龙、王皓,丁宁……我们有专门的团队给几位国手提供比赛器材。”这两天,“红双喜”的工作人员守在体验区,把镶嵌着几个国手头像的“专用拍”分发给乒乓爱好者使用,让他们体验一下当国手的感觉。

  欢欢和畅畅是对双胞胎,今年7岁。“爸爸喜欢打乒乓,我俩也喜欢。”这1次一家4口报了不同的组别,高高兴兴来参赛。“我打乒乓球一年多了,还从来没参加过比赛。”畅畅很顽皮,爸爸和欢欢在打球,他握着马龙的专用拍学着欢欢的动作,在一旁不停地挥舞。“等我长大了,也学马龙哥哥到外国打比赛,拿金牌。”

  本报记者  钟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目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法治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春运直通车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社会与法
   第A22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23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4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市场之窗
   第B1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1版:市场之窗·评比
   第B12版:市场之窗·评比
一帮白发长者 一片欢声笑语
独臂侠过关斩将 双胞胎人小心大
老男孩道别场面温馨
新民晚报体育新闻A20独臂侠过关斩将 双胞胎人小心大 2013-01-21 2 2013年01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