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一则在证监会官网上的报道引来热议,文中提到,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针对大家提出的……B股公司发展等问题,证监会将认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寥寥几句,却引来B股股价一路上涨,B股改革呼声日渐高昂。
失去融资功能的B股市场,公司没有动力,投资者没有回报,二级市场的交易极为清淡,B股真的没有“生路”了。B股市场为国内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筹集外资的功能已经丧失,B股市场成为事实上的鸡肋,B股改革势在必行。
十多年前,笔者所在公司曾经为政府主管部门一系列政策建议,除了“法人股出路”外就有“B股市场出路”的相关研究。同时,来自B股上市公司自身的努力也十分可贵,远的不提,在2011年7月,13家纯B股公司自行召集联席会议,讨论有关纯B股公司的改革方案,在形成具体文件后,13家公司联名签字送交中国证监会。据笔者了解,在此次会议的共识是或采用增发A股再回购B股;或发行H股,再将B股换为H股的方式。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部分B股上市公司继续这类内部研讨,持续与主管部门沟通。2012年8月终于有了一个让人惊喜的开端,中集B拟将约14.3亿股B股转换上市地,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挂牌交易。现在方案成功,中集集团成为首家A+B转A+H上市公司,开创内地资本市场先河。随后,万科发布B转H方案,上柴股份计划B股回购事项。这些已经开始实施的方案说明B股市场进入改革。
B股的解决方案有多种,除了B股转H股外,还有回购B股,发行A股回购B股(东电B或成为“B转A”首单),包括各种期权。由于香港交易所减少门槛、持鼓励的态度,B转H股有望成为最普遍的方式。
几点考虑。一些券商相继发布有望转板企业的筛选报告,看预期是否有利于公司估值的提升,远期或将拓展成为公司的直接融资渠道。类似万科房地产上市公司,因为房地产调控事实上很难在A股融资,一旦转板成功估值必定上升。
还有从市盈率预估来看,找与公司销售规模差不多的H股比较,看看估值情况,来判断公司会获得多少估值提升。当然要是B股的估值相对于A/H两个市场自然都有折价,如果能转板的话,股价有恢复的上涨空间。
当然,从上面的分析看,如果出现相反的状态,则会有风险。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A股IPO事实上已停止,眼前应该是B股改革的大好时机。 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