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不得不考虑到设置环境与作品表现力之间的关系了,一个好的作品的确能为环境加分,但前提是两者能够产生良好的共鸣。利用《幸福探戈》的活力趣味来烘托商业氛围的立意是不错的,不过作品本身形体纤细,在偌大的场地上“一枝独秀”,总是显得有些局促,难免有些“水土不服”,这让它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显得并不那么突出。如果能让它挪上几步,站在中山公园门前的广场上“表演”,也许能让更多人关注到它动人的舞姿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品的“移植”要比直接创作更加考究,要做到完美的确很困难。值得欣慰的是,上海近年来在城市艺术设计方面的投入着实有了不少的成果,正因如此,随着公共设施的不断增多,我们更该进一步思索怎样让公共设施更好地融入环境,无论是让设计立意去迎合环境,还是选择环境来映衬作品,这些都是打造城市新标志不可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