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出行,女士习惯携一小包,几乎没有例外;男士也大多不空手,有的还是公文包,潇洒得很。但如外出,需要如厕,这个包包放哪里,就成了问题——拿在手极不方便,暂时放下又无处着落。我每有此等遭遇,都不免腹诽:为什么搞设计的、做装潢的,不在厕间内、便斗前、洗手盆的墙壁上,钉一个挂钩,或安一块搁板,以方便这个既不宜拿着又没处放的包包呢?
挂钩不仅利于挂包,也便于挂衣。我小时候读古典小说,奇怪古人吃饭、说话之际忽然“起身更衣”,怎么那么烦?长大才明白,那是如厕的雅称。现代也一样,穿西装、大衣、棉袄、羽绒服之类,如厕出大恭时不也需要一个挂钩么?
厕所没有挂钩,首先是设计者的失误,没想到使用者的需要。所以,我期待房屋的设计单位的设计师、工程师们,别忘了这个细节。其次,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房屋,管理者则应该考虑弥补设计施工的不足,在厕所的墙壁上、便斗前、厕间内,装一个挂钩。这在技术上,并没多大的难度,甚至不必请专业技术工匠,有点动手能力的人都可操作。
希望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比如公共厕所、公共图书馆、公共娱乐场所、旅游景点等等),读到区区这篇短文,能够立即行动;区区举手之劳,却为大众提供了便利,何乐而不为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