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四面群山环绕,层峦叠嶂,河流交叉,风景优美,长期以来它一直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民俗单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和民情。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徽商作为一支重要的商帮,其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商能力之强,从业人数之多,在商界首屈一指。徽商不仅以自己的实践实现了雄踞中国三百余年事业的辉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徽韵》通过以微塑工艺的表现形式,再现古老徽州大地人们在当时社会活动中表现的场景,如实地、生动地、立体地再现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徽商活动的人文景观。在取材和工艺方面总结了去年《徽商的故事》作品基础上,扬长避短,并有显著改进和提高。无论在房舍以及表达主体人物社会活动方面的取材要求进一步贴近生活,进一步符合当时真实情况。首先表现徽州大地我找到一块不加雕凿,四周几乎完整的且带瘤体状的黄金樟木(长62厘米、宽42厘米、高2.6厘米),该木生长期慢、硬度高,花纹细腻、复杂,仿佛是徽商留下的足迹,也正好表现徽商道路的曲折、坎坷;其次在配件方面,房舍仍采用石湾微塑陶艺表现,不过按粉墙黛瓦的要求重新粉刷了一遍,顿感“画里乡村、徽派建筑”跃入眼帘,在人物活动方面针对性地挑选动态形的石刻摆件;最后在背景方面,考虑到徽商艰苦创业的经历,作者有意识地采用冬景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喻示了徽商面临的困苦,既要同严峻的大自然抗争,又要在艰难的创业道路上求生进取,另一方面又蕴涵了“瑞雪兆丰年”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意景,冬雪寓示着冬天来了,风霜掠过,飞雪漫盖,经历了冷寂的严冬,突破沉寂的大地,充满希冀和生机的春天真的快来了!
微雕《徽韵》制作的所有人物、车船、房舍、牲畜和工具都是按当时当地形态,并按相应比例缩小。《徽韵》所展示的主题内容是反映智慧、勤劳的徽商通过自己的双手用汗水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诗篇。作者创作的意愿是想通过以微塑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徽商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大无畏精神。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同样今天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坚忍不拔、顽强拼博的精神,不断进取,努力工作,去攀登新的高峰!
(本文图片摄影 屠铭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