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实说话击败谣言
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世界。在突发案、事件中“快报事实、慎报原因、重讲态度”,已成为上海公安微博发布的基本原则。
去年12月12日,闵行区发生一起劫持人质案件。“@警民直通车·上海”迅速派员赶赴现场,在人质被解救后的6分钟,即发布“人质被成功解救,无伤亡”的官方消息,被广泛转发。
12月25日下午,网传有特警与歹徒在静安一小学门口对峙,有网民猜测是学生遭到绑架。众说纷纭之际,上海公安微博发布消息“此事系讨债引发的纠纷,与学校无关”,博文一锤定音,杜绝了网民的猜测。
今年1月11日,有人编造事实称本市一混血男孩在幼儿园门口被抢走;上海公安微博迅速回应“此事发生在厦门,系家庭成员间争夺抚养权纠纷”,网民知情后纷纷谴责造谣者无事生非。
(下转A2版) (上接第1版)
1月16日,浦东中国船舶大厦内一男子扬言有炸弹,属地公安机关迅速疏散人群。信息即刻通过微博传播开去。
去年,警方还通过微博及时澄清了“静安寺附近5岁女童提供性服务”“闸北一男子在出租车上被人拖下抢劫”“一网民女儿被黑衣女子拐走”等不实传言。
事件处置过程中,上海公安微博动态发布信息,确立了警方在突发案事件信息发布中的权威性,挤压了不实信息的生存空间。
用互动交流拉近距离
刚结束的上海两会,“@警民直通车·上海”与“@上海发布”针对快速增长的出行需求与难以扩容的道路条件之间的矛盾,携手发布了“请你来给‘治拥堵’支招”专题博文,与网民深度探讨拥堵症结。像这样通过政务微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最终服务于民的形式,已然成为了上海公安运用微博促进现实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2012-2013岁末年初,上海公安微博通过开展系列微访谈的形式向网民述职。经侦、治安、刑侦、出入境、交警、轨交等8家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业务单位领导,纷纷就网民关心的“安全使用银行卡”“防范电讯诈骗”“打击街面犯罪”“新交规施行”“冬季防火和烟花爆竹管理”等热点话题与网民在线交流,通过你来我往的互动问答,让市民群众参与公安工作,同时得到更多网民的理解和支持。8场微访谈共收到网民提问544个,各单位现场回答问题146个。
去年上海公安微博还积极响应网民求助,“跨省爱心接力救助病儿‘小曦曦’”“微直播寻找走失孩童”等,亲民形象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