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市评出第四届“平安英雄”。其中的杨兆顺、周传金、梁惠英、刘志雄、胡水清等通过本报的详细报道已为读者熟悉。本报今日起再讲述另外几位“平安英雄”的故事,弘扬更多的“正能量”。 作为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喻檬所接触的犯罪分子,与一般意义的“歹徒”不同。他们可能西装革履、出入高档商务楼,背地里却干着盗人钱财的勾当。和这样的犯罪分子“对阵”,要比他们更善谋划,善于捕捉先机。
昨天,记者见到喻檬时,他刚陪生病的孩子挂完盐水。7个多小时,一个通宵,回到单位刚好赶上上班,却依然神采奕奕。对一名一线刑警来说,熬夜是再平常不过的“技能”。
从慈父到“英雄”,其实跨度并不大。作为今年新鲜出炉的“平安英雄”,喻檬不仅擅长破案,更善于追赃。去年一年,喻檬参与侦破案件过百起,追赃近亿元。
从资金流向入手锁定嫌疑人
尽可能地为百姓挽回损失,是喻檬最大的快乐。
去年12月,喻檬带领同事们破获了一起盗划他人账号资金的案件。犯罪分子通过近1年多的策划准备,利用本市某公司投融资平台的漏洞,将十多名被害人总共600万银行存款偷偷收入囊中。
“账户就是战场,资金就是痕迹。”喻檬和专案组成员迅速抓住此案的要害,从资金流向入手,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方式。但此时,被盗划的钱已经被“洗”得“面目全非”:犯罪嫌疑人先是把钱转入多个账户,然后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转代付”功能,通过境外赌博公司反复洗兑后,重新汇入国内的虚拟账户,最后才转入自己的安全账户。这样一来,即使明白了犯罪分子作案手法,要找到钱也是困难重重。
破案不仅为了打击犯罪,更重要的是为百姓挽回损失。这是喻檬工作的动力与快乐。利用与上海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良好合作关系,喻檬与同事对每一笔转出的可疑资金仔细核查,从中发现蛛丝马迹,锁定其变化轨迹,找到其最终的归属。说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就像解答最复杂的数学题。一次次分析梳理,一次次去伪存真,耗尽了心血,喻檬和同事们终于找到了老百姓凭空“蒸发”掉的钱财,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刘某和雷某。
因为破案神速,犯罪嫌疑人还没来得及大肆挥霍,就被冻结了赃款。喻檬和同事们最终成功追回500多万元赃款。当喻檬打电话通知外地的被害人时,很多人还以为碰上了电讯诈骗,电话被挂了一次又一次,最终专案组只能派人赶到广东才与被害人取得联系。
被骗1995万资金全部追回
类似的故事,在喻檬近14年的经侦生涯中还有不少。2011年,喻檬参与侦破的一起案件,犯罪嫌疑人周某谋划整整两年,准备了36部手机、100多张他人身份证、500多张银行卡作为作案工具,在各大银行开设近千个账户,并申请了几十个银行U盾用于网银转账,同时还雇佣了10名员工,分散在10处“办公”。
准备停当后,周某利用私刻的印鉴,成功盗划某公司资金1900多万元,并照事先计划,在短短数小时内将巨额赃款化整为零,雇人通过ATM机提现。
喻檬和同事们在接到报案的第一刻,就迅速锁定资金流向。当时,这笔巨款已被划转到南京、无锡、苏州等地的100余个账户,并已通过ATM机提现100余万元。喻檬立即启动跨省警务协作机制和警银协作机制,连夜对赃款进行冻结、追缴,以最快速度冻结1870万元赃款,同时连夜派人赶到南京、无锡、苏州等地递交法律文书,办理冻结手续。
随后,喻檬带领专案组同事一路追捕犯罪嫌疑人周某,从上海到常州、安庆、武汉,一路紧咬不放,周某几番改头换面、隐匿踪迹,都没有逃过追捕,最终在武汉郊外的一个小区里落网。从周某身边搜出的赃款加上已经冻结的款项,被骗的1995.8万元资金分文不少,创下了一个追赃的奇迹。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