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代的“岁朝图”
张德宁
■ 董祥《岁朝图》
■ 赵昌《岁朝图》
  ◆ 张德宁    “岁朝”,是指阴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通常谓之“年初一”——“春节”。在这一岁之始,人们为了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往往喜欢在厅堂挂一些“岁朝图”,图上画的象征平安祥瑞的花卉器物,在这寒冽萧瑟的严冬,给家宅带来明媚温煦的春意。这民间的风俗,始于唐代,起先不过是一些仕绅、文人在大年初一将金石、书画、古董等雅玩之物精心摆设于临窗的案几上,渐渐地也有将这些物品勾染成画挂壁,意在祈福纳祥。至宋代,这民俗流行宫廷内外,宋徽宗每逢春节将临,乃命其图画院的画师们描画冬季不能见到的花卉禽鸟,陈列宫中,以增添岁朝的喜庆气氛。此后,岁朝图的内容逐渐扩展,经明、清而至近现代,大至文房器物,小至灯笼、鞭炮、果蔬等日常生活用品,都成为图上的吉祥物,日益成为一种雅俗共赏、意蕴丰厚,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画种。

  流传至今的最早的《岁朝图》,是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北宋画家赵昌、董祥的作品。

  赵昌,字昌之,广汉(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擅画花果、草虫。初师滕昌祐,亦效徐崇嗣“没骨”法。他常在清晨晓露未干时,围绕花圃写生,自号“写生赵昌”。当时盛行厚彩重色,但他的上色却是匀薄明润,因而获得“妙于傅色”的美誉。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名重一时。其《岁朝图》纵103.8厘米,横51.2厘米,绢本,设色。图以实地写生的构图,画湖石、立石两座,前后茂密地穿插了茶花、长春、水仙及梅花,勾线一丝不苟,硃砂、胭脂、白粉的花色,石绿填叶,而以石青衬底,构图整肃,色彩明艳,极其富丽堂皇,正适合宫廷挂壁。图左有“臣昌”款。

  董祥,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宋神宗熙宁(1068—1077)年间为翰林待诏。工画花木,尤擅画玻璃瓶中的杂花折枝。其《岁朝图》纵115.2厘米,横44.3厘米,纸本,墨色。图右下作者自署:“崇宁改元(1102)秋七月董祥写”。图绘一花盆,栽灵芝两株,旁一花瓶,插松、梅、茶花,案上还有百合两颗。画上有明代娄坚题词:“写生惟花草最难,而瓶花更难。盖生动之气,全在枝叶掩映,横斜欹侧,乃能尽其天然之妙。而瓶花则既无根柢,又乏照应,欲以杂卉相骈而如出一手,非深明偏反之态者不能下一笔。……”而董祥以一个宫廷画师,却在其晚年选择纸本、水墨来描画《岁朝图》,真深悟化工造物之妙者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国家艺术杂志/除夕画刊
   第A10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A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夜光杯/连载
   第A16版:专版
“晶”蛇舞春春来早
海派青瓷“祝贺杯”
宋代的“岁朝图”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A10宋代的“岁朝图” 2013-02-09 2 2013年02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