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周沪斌要去筹备车上的年夜饭;晚上7时36分,T164次沪萨列车从上海站始发……大年初二晚上8时15分,列车才能到拉萨。
准备三顿年夜饭
七年中第六次在沪萨列车上过年,周沪斌感觉今年离开家最难。妻子陆瑾原本也是列车员,为了能照顾家里,才调到虹桥站做客运员,昨天她上班,今天上午她还是加班。平时儿子主要靠丈母娘照顾,但是前段时间丈母娘生病了,2月1日动了胆囊结石手术,前天才出院。
周沪斌要准备3顿年夜饭。一顿给家里人准备,周沪斌昨天跑菜市场,买了不少蔬菜,方便妻子今天下午一到家就可准备年夜饭;一顿给旅客准备,叮嘱餐车准备好饺子、馄饨,给每位小旅客准备一个蛇宝宝毛绒玩具,再准备一些春联;还有一顿给同行的乘务员准备,“晚上7时多发车,乘务员没时间吃年夜饭,我们的年夜饭其实是初一晚上吃的。”
多数是退伍军人
今天出发的沪萨车队乘务组一共43人,包括2名列车长、28名乘务员、8名餐车服务员、2名乘警和3名随车机械师。周沪斌说,这43人中,除了他的搭班列车长、广播员和餐车长是女同志外,其他40人都是男性,“大多数都是退伍军人,因为沪萨列车不同于一般列车,‘躺着上高原’都不容易,更何况是‘作业上高原’,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根本没能力为旅客服务。我本人虽然不是退伍军人,但我练过3年散打。”
在沪萨列车上,这些男乘务员“前半段是普通乘务员,后半段就要变成医务兵”。周沪斌说:“最近一次,一个从南京上车的30多岁小伙子,过了格尔木,突然‘全身瘫痪’了。我们给他做紧急检查,还给他吸氧,叫了救护车在那曲站等着,接他下车。事后听说是因为他体内缺少某种微量元素引起的,好险哪!”
“列车有时候晚上经过某个市镇、村庄,车窗外远处烟花升起,我就不敢多看,因为多看就会太想家!”周沪斌说。
本报记者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