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墨苑大家尹润生
王 毅
  王 毅   

  瑞雪初霁的午后,阳光暖暖的。再次捧读焜耀艺林的《墨林史话》,依然感到受益良多,20多年前走上蓄墨之路,正是缘于这本书。作者尹润生先生,我国著名古墨鉴藏家,一位慈祥睿敏的文化学者。

  尹老爱墨、识墨,始于爱妻绘事所为,夫人张颖昭擅长丹青,常为绘画无佳墨为憾,尹先生伉俪情殷,因而奔走厂肆,汲汲寻觅,无间寒暑。开始时,但求实用,不事他求,既而访求,兴致转浓,对于墨的质料、形状、年代、款识、铭文、图案、产地、工匠、装潢、真伪等,研究对比,以求异同,过眼既多,经验日富,除了观察实物以外,更参考前人和时贤的有关资料,墨谱拓片,精研细斟,条分缕析,积之日久,遂成专家。一墨在手,立刻就能识别真伪,区分其流派,明确其时代,评定其优劣,不但在朋辈同好中推为行家里手,就连厂肆人对之奉若神明,得其一言以为准绳。

  值得称道的是,在北平沦陷期间,日寇文化特务、古董商大肆抢掠中华古物,古墨亦在觊觎之内,尹先生得知后,心急如焚,劝告厂肆及文物商贩,以民族利益文化为重,抵制日人诱惑,自己更是不惜代价,举债变产,重金抢救,免劫流失域外,表现出一个中国文人的气节。

  新中国成立后,尹先生如鱼得水,他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抢救了一大批濒临散佚的古墨,或捐或让与国家。1954年应国家文物局长郑振铎之邀,出席文化部文物鉴定会,遂将古墨研究作为历史使命。之后,他与叶恭绰、张子高、张絅伯一起合编《四家藏墨图录》,并将所藏古墨捐给国家。今天《四家藏墨图录》,已成为后人鉴赏研究古墨的圭臬。

  1970年代后期,尹先生奉命整理故宫博物院藏墨,编写了《故宫藏墨目录》,同时奔走于多家博物馆帮助鉴定馆藏古墨,为弘扬中华墨文化鞠躬尽瘁。1982年在撰写《墨林史话》时,他倒在了满是文稿的书案上。

  2008年,在时隔26年后,尹先生的遗作《尹润生墨苑鉴藏录》问世,这是尹先生长女尹雨立女士怀着对父亲的厚爱,对中华墨文化的敬畏,历时多年含辛茹苦整理完成的,它既了却了尹先生的夙愿,也使广大墨文化爱好者得以了解一代藏墨大家的心路历程。

  余无缘先生门墙,但幸有先生书相伴。今年是先生仙逝30周年纪念日,遥望京城,思绪万千,耳畔响起了李商隐的诗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心理周刊/封面
   第A12版:心理/人际
   第A13版:闲话上海/上海闲话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连载
今日“外婆家”
浓淡年味
王世贞之闳
预 见
墨苑大家尹润生
古运河(外一首)
过一个低碳环保的春节
新民晚报夜光杯A15墨苑大家尹润生 2013-02-13 2 2013年02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