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夜光杯/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军女将张琴秋传
李 蕾;杨雪燕
  李 蕾 杨雪燕        11.向着吴淞口悄然划去

  从今往后,琴秋一旦走了,泽民一个人一定会感到空落落的,他会觉得空旷和孤单的吧?想到这里,琴秋心里有些不好受起来,她思量,泽民会想她,而她也会想念泽民。已经怀孕了,没有泽民又远在异国,她能适应么?

  琴秋挽起袖子,动手屋里屋外地忙碌起来,她要把家里好好收拾收拾。结婚快一年了,泽民从来也没要求她像传统妇女那样做妻子,她也真的没有为泽民做过一顿像样的饭菜,把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然后等着他回来。她没有,一天也没有,琴秋为此感到很内疚。

  正这样忙着、想着,外面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那是泽民踏着木板楼梯,咚咚咚地上来了。他一见琴秋挽起袖子的模样,就笑了起来,说,哟,难道还要在临走前尽尽为妇之道?免了罢,免了罢。说着就伸开双臂把琴秋揽进了怀里。琴秋小鸟依人一般,微有些感伤,更多的却是幸福和甜蜜。泽民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搂得越来越紧。琴秋仰起脸,泽民用下巴摩挲着琴秋的脸颊,两个人的呼吸急促起来,两张唇湿润而温存地吮吸在一起。

  琴秋这时才格外感到,两个人的相守是多么美好啊。世界是什么?就是两个人,一女一男;天地自然又是什么?也是两个人,一阴一阳;幸福是什么?还是一男一女,两个人合成一个人。可是他们又不能不分手,为了更多的男女能长相厮守,如此欢爱,不再蜷曲在贫寒交集的滚地龙里,他们又必须分开。张琴秋赴苏不单纯是留学,她是要学有所成回来解救大众的,就像向警予、何葆珍那样,她们并不总和丈夫厮守在一起。可尽管这么想着,对泽民还是那么的难舍难分……

  情意缠绵之际,房里的光线不知不觉暗下来,已是黄昏。泽民在琴秋耳边轻轻地说,还有几个这样的夜晚属于我们,现在要紧的是该给胃里补充点什么。晚上我们吃什么?琴秋说,就这样儿,什么也不吃,这比什么都好!泽民说,那不行,晚上会饿的。琴秋搂着泽民的脖子撒娇,说,我只要这样,我一点也不饿。泽民说,那不行,不想吃也得吃,我去做。我不让你做。结婚以来,琴秋第一次这样撒娇,他们一直都忙,这样撒娇简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可是,泽民却认真起来,他说,我们的孩子得吃。这样吧,为了我们的孩子,也是给你饯行,今晚我请你下馆子。说说,你想吃什么?

  说到孩子,琴秋显得理智了许多,她说,真是从来也不曾想过,我们的孩子将要出生在莫斯科。她问他喜欢男孩还是喜欢女孩?泽民说,只要是你生的,男孩女孩我都喜欢。难道,你还……重男轻女?琴秋摇摇头,可到时候只有她一个人在那样遥远的异地他乡……想到这点,琴秋面带忧色,便更紧地贴着泽民的身体。泽民安抚琴秋,说,这个你不用担心,组织上会有考虑和安排的。可我希望有你在身边。

  泽民再一次俯身亲吻了琴秋,用热吻代替了所有的语言。对于生孩子,他们都很陌生,毕竟还那么年轻,琴秋才21岁,不可避免怀着对生产的羞怯、担心和恐惧。然而,她听他的,他们把一切都交给了组织,交给了党,又恢复了常态,一丝疑虑如杨花过庭,丝毫也没有影响她对苏联布尔什维克的无限向往和满怀着的无比信心。

  1925年10月末的一个傍晚,天将黑未黑,张琴秋、沈泽民和孔德沚坐着黄包车来到黄浦江畔,那里早已等候着一只小舢板。三个人走下车来,张琴秋和沈泽民、孔德沚握手告别。他们谁也没有说话,所有的嘱咐都凝结在彼此的掌心。然后,张琴秋便朝小舢板走去,轻盈地一跃而上,舢板便离了岸,向着吴淞口悄然划去。

  吴淞口正停泊着一艘3000吨级的轮船,那是奉苏联共产党的命令,运煤的同时,接应中国留学生。这是一次秘密行动,有一百多位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党团员前往。为此,中苏两党作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苏共派了两个人前来接应,一个是杨明斋,长期侨居苏联,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一个是周达文,瞿秋白的同学,在北京俄文专修馆工作。中共也派出了俞秀松和董亦湘,俱是中共早期活跃人物。同去的人当中,有张闻天、王稼祥、乌兰夫、伍修权、吴亮平、孙冶方……有的张琴秋认识,有的不认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心理周刊/封面
   第A12版:心理/人际
   第A13版:闲话上海/上海闲话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连载
红军女将张琴秋传
爱恨“张江男”
广告
新民晚报夜光杯/连载A16红军女将张琴秋传 2013-02-13 2 2013年02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