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夜光杯/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恨“张江男”
杨华
  杨华

  4.这样的日子延续了两年多

  李君说:“那我不是着急吗?我不要再这样毫无生机毫无情趣地过下去了!行。以后你别再说谎,我也不问旁人,只和你商量,行不行?”

  最终两人约法三章:一、只要可以不加班汪浩就绝不加班,陪着李君;二、李君在半年内没有怀孕的话,自行找寻工作;三、一旦李君怀孕,汪浩从安徽老家接爸妈来上海照顾她,顺便带两老看看最新的上海美景。

  然而流产之后将近1年,李君没有怀孕,呆在家里的时间自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考出了教师资格证,通过社会录用渠道进了一所初级中学当数学教师。为了做出点成绩,在学校加班加点也是常事,汪浩便也一如既往地加班。两人就像寻常夫妻一样,一日三餐两点一线捱日子。

  只是孩子流产,始终成了两人心中不能触碰的隐痛。李君回避,汪浩对此更敏感。两人像躲避瘟神一样地躲避孩子的话题,尽管努力想要孩子,但兴味索然。况且两人醒着呆在一起的时间少得可怜,汪浩回家后,李君往往累得早已入梦,而李君起床的时候汪浩还正在梦中。

  这样的日子延续了两年多,李君觉得有问题,想过办法进行调整与弥补,但两人的工作节奏明摆着,李君7点之前必须到学校吃早餐,然后管理学生的晨读活动。偶尔还得给汪浩准备早餐,必须早睡早起。而汪浩因为几乎天天加班,难免晚睡晚起,所以,除了双休之外始终对不上号,况且汪浩的双休基本是单休,李君无奈,但除了叹息,没有其他办法可想。

  李君在“华为”工作的大学同学王福玉说,“华为公司”在初创之时,几乎每个员工办公桌下都有一张折叠床垫。午休时,席地而卧;晚上加班,就靠这张床垫,累了睡一会儿,醒了爬起来再干。公司方面还认为“床垫文化”是“华为精神”的一个象征。2006年深圳华为员工胡新宇过劳死,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据胡新宇女友回忆,在着手准备某重点封闭研发项目开始的30多天里,他只回家了4次。除此之外,每天工作到凌晨3点,睡在实验室的床垫上,早上9点又开始工作。 

  相比“华为”,汪浩在公司的加班就是小巫见大巫,李君也就只能面对现实。

  人生,往往是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李君在家庭生活中的失意,一点都没挡住再次就业的幸运。刚在教师岗位落座,就赶上了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同刚从师大毕业的新教师相比,李君还赚了几年工龄,况且教的是数学,属于基础性学科俗称主课,所以,年薪也达到了七万多,虽然和在张江工作的薪水相比差得远,但养活自己足够了。

  李君所在学校的凝聚力工程搞得也相当不错,每个月月底有半天的“茶室沙龙”,让教师释放压力、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和李君搭班的语文老师田琴是个快人快语的“马大嫂”式人物,只要闲下来便能生发出好多故事。这天茶室沙龙,拿李君说开事了。

  “李老师,咱们自家姐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了哦。”李君不知田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傻乎乎应承:“没事,您说。”“你家汪浩,还那么加班么?那你们还怎么要孩子啊?”李君顿时觉得口中的“明前龙井”失去了清香。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况且背了一身房贷,总希望早点解决负担。孩子的事,就顺其自然了呗。”

  “唉,理解。噢,听说前段日子,新区总工会对陆家嘴、张江、外高桥等开发区‘白领’群体的生活状况进行过全面调查。结果显示:他们都有着难以排遣的职业和生活压力:为了争夺市场立足市场,多数企业把业务指标摆在重要地位,‘指标’成为很多员工心头的大石;还有哇,包括住房在内的生活成本过高,使得他们不愿放弃一切可以增收、晋升的机会,就只能一头扎进加班的‘泥潭’呢。”

  李君想起汪浩拼命加班的那股劲头,也叹了口气:“唉,谁说不是呢!”

  田琴瞄了一眼对面坐着的漂亮的英语教师沙薇薇,换了话题:“听说小沙也正和‘张江男’谈恋爱呢!小沙,你对象也那么加班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心理周刊/封面
   第A12版:心理/人际
   第A13版:闲话上海/上海闲话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连载
红军女将张琴秋传
爱恨“张江男”
广告
新民晚报夜光杯/连载A16爱恨“张江男” 2013-02-13 2 2013年02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