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是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有效结合来防治的。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有效预防,远离患病风险:
1.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勤晒太阳,勤晒衣服和被褥。
2. 保持房间空气流通,常开窗通风,经常清洗空调过滤网。
3. 尽量避免前往人员拥挤场所,尽量避免接触病人,必要时戴口罩。
4. 不抽烟,不喝酒,避免不良嗜好。
5. 生活规律,劳逸适度,充足睡眠,情绪安定,保持足够免疫力。
6. 衣被厚薄合适,避免过冷或过热。
7. 禁止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8.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食用安全干净食品饮品,烹调要彻底熟透,食品加工后尽快食用。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品,不暴饮暴食。
9. 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鱼、肉、蛋、奶、豆制品等蛋白质摄入,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10. 尽量避免与禽鸟类不必要的接触,避免被流浪犬(猫)和野生动物、虫媒咬伤。
11. 适量运动,增加户外活动,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12. 根据个人情况,咨询医师,进行相关预防接种。
13. 经常关注疫情报告,避免前往疫区,如不能避免,尽可能接种疫苗、预防服药、涂抹驱虫剂。
14.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如果近距离接触他人应戴口罩,打喷嚏、咳嗽或清洁鼻子后应彻底洗手。
15. 病人用品、分泌物、排泄物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消毒。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出国旅行、前往疫区的人员,需要警惕经由蚊、蜱等传播的疾病。只要掌握以上防范措施,就能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相信通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人人都能实现拥有健康强壮体魄的愿望。
卢峪霞(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