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在大致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区域散步,会看到各式各样的人和事,其中有颤颤巍巍的耄耋老人,有健步如飞的青年小伙儿,也有嬉闹雀跃的小朋友。有的常年在这里漫步,有的偶尔来一次;有的结伴而行,有的独自活动。把常年看到、遇到的各种情景叠加和思考,我发现,这就是一个浓缩的人生隧道,微观的社会舞台。
先说浓缩的人生隧道。
有一位八十开外的老太太,几年来常推个竹木结合、现已很少见到的儿童车,每天围着国家大剧院慢慢地走上一圈。单从她推的车子及无人陪伴可以断定,她家可能不富裕。但老太太非常开朗,每遇着我们总要打个招呼,有时还要唠几句。我们称她是“小车不倒只管推”!但是去年一冬天,老人没出来,今年春天、夏天、秋天,仍不见老人的身影。我内心泛起一丝担忧:老人病了?小车“倒”了?我从内心祝福老人健康幸福,但又不得不接受辩证法的无情。
有位老妇人,行动不便,脑袋还向一边歪着。她常坐轮椅出来,在轮椅一边的扶手上,放个歌本,里面都是些老歌儿,她扭着头,看着歌本,不停地哼唱。有时她也扶着轮椅走几步,走得很艰难,但她的眼光仍然不离开歌本,口里仍然流淌着歌声。她显然不是个歌唱家,因为她唱出的歌儿,调子常常跑得老远,但她似乎并不在乎,仍然不停地哼唱。每看到这种情景,我的心灵就会受到触动,心想:许多拥有朝阳的人,不一定知道光阴的可贵;看看这位老人,她是多么地珍惜和享受对她也许不多的余晖。朋友们,珍惜时光吧!
有一天,一位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在这里猛跑,我不由地冒出一句:几十年前,我也是这样!同时,我在心里跟小伙子说:不要笑话老人的蹒跚,几十年后你也会这样的。
说像个微观的社会舞台,是对常看到的一些现象的思考。国家大剧院四周立着一块块牌子,上面对十四种行为作了限制规定,第一项就是不让在这里遛狗。但是在这儿遛狗的大有人在。遛就遛吧,还让狗随便拉,也不处理,散步的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踩上,特煞风景。与此相反,也常有一些“小镜头”令人感动。围绕大剧院外的人工湖,立着一根根一米来高的围杆,扯上链子,为的是不让游人玩弄湖水。一个奇冷的早上,凛冽的寒风把围杆刮倒了不少,链环也一截截被扯断。有位红衣少女把刮倒的杆子一个个扶起来,再把扯断的链绳接好……开始我以为是这里的工作人员,走近才知道,她也是来晨练的,或许是名学生。要知道,那天的寒风刮到脸上像刀割一样,若不戴手套,皮肤挨住铁杆就能粘上。像这样富有爱心的人和事,在这里时常闪现。
在人生长河里,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匆匆过客;在社会舞台上,也都有我们自己的表演。我们要在有限的人生中,好好活着,活出快乐,活出精彩,活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