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
昨天,记者来到长征医院住院部12楼。48岁的卞玉银来自河南,躺在病床上,感慨地望着有人给邻床送吃送物的热情探望,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怎样。
卞师傅在世纪大道一幢大楼内做清洁工。来沪几年,他一直以清洁工为业,每月收入都是紧挨着本市最低工资标准,从960元到现在的1450元。“每个月只有拼命加班,才能多挣点钱。每天从清晨5时30分,要一直忙到晚上9时。”
今年1月,卞感觉心疼胸闷,喘不过气来。“以前也经常心疼,但这次特别厉害。”经长征医院诊断,他患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且有肺动脉高压。
困境
住院治疗,第一道门槛就是“押金”。他倾尽所有,筹到2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卞师傅是一名“孤家寡人”。10年前,妻子与他离婚,儿子随母生活,从此与他断了联系。他老家在河南信阳农村,家中穷得叮当响,仅有3间土坯房。父母去世后,土坯房在大雨中坍塌,如今只剩黄土和茅草。
他在浦东三林镇临江村借了一间小屋,平时穿清洁工工作服,自己的几件衣服,衬衫是别人送的,外套是捡来的。家里除了一台15英寸电视机,最值钱的就是那辆助动车了。用的手机是别人用坏后,他找人修好的,昨天手机内余额只有几毛钱。每次他烧一顿小菜,要一连吃3天,多数是青菜加豆腐、素鸡,偶尔才会加几根肉丝。
听说手术费用要8万多元,卞师傅退缩了。“你们让我出院吧,我看不起病,让我自生自灭,能活几天算几天吧。”
病情
长征医院胸心外科主任王志农医生却一次次挽留。“这种病并非不能治,我们一起为你想办法。”
王医生告诉记者,人的心脏有4扇主要的“门”,卞师傅就是其中一扇门———二尖瓣,因风湿性病变造成“门开不了关不了”。“血液在心脏中长期淤滞,就会造成心脏扩大,逐渐形成血栓。”血块如果随血液阻塞于脑部等处,就会造成中风,甚至猝死。
目前,卞玉银已出现并发症症状,诱发房颤,心脏节律不规整。“如果不及早干预,血液倒流,还会出现肺淤血、肝淤血,逐渐心衰,在消瘦中随时死亡。”
冷暖
大额的医疗费,让卞玉银尝尽了人情的冷暖。亲友们担心他的身体状况今后不能还钱,因此在借钱问题上“回应”非常冷淡。反倒是工友,大家你100元,我200元,前几天为他募得了1500元,送至医院,但仍杯水车薪。
王医生告诉记者,像卞师傅这样贫困“自弃”的病人并不多见。医院已经为其免去了吸氧等部分治疗费和材料费,并计划组织医护人员捐款。他希望社会上好心人共同伸出援手,给卞师傅一份生的希望。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