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松江景观河道有人非法捕捞~~~
松江景观河道有人非法捕捞~~~
松江景观河道有人非法捕捞~~~
松江景观河道有人非法捕捞~~~
松江景观河道有人非法捕捞~~~
松江景观河道有人非法捕捞~~~
     
2013年02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松江景观河道有人非法捕捞
趁夜色撒网大小鱼虾一网打尽
左妍 任书剑
■一男子将鱼网撒入河中岳诚摄
  一池清水本是鱼类嬉游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它们的“葬身之地”,有人甚至直接就地做起了“即捞即卖”的生意。近日,本报接到市民来电反映,在松江龙兴港思贤公园附近河道里经常有人张网捕鱼。他们通常深夜撒网,清晨收网,大小鱼虾一网打尽,这种行为破坏了生态平衡。

  撒网捕鱼即捞即卖 

  前天,记者来到现场察看。中午时分,松江思贤港桥下的一条小木船上,一名戴鸭舌帽的中年男子站在船尾,右手握着船桨,左手扶着船上缰绳,顺着喆苑小区内的河道来回穿梭。一根约4米长的竹竿放在船上,船头还坐着一名中年妇女,裹着头巾,右手不断地从水中拽起鱼网,左手则把一条条长10厘米不到的鲫鱼从网上“摘”下来,扔进鱼篓。 

  过了一会儿,喆苑小区一栋居民楼里走出一对老年夫妇,看到河里有人捉鱼,就靠在河岸护栏上,向船上人打招呼。价格很快敲定,船上男子俯身拿出准备好的塑料袋,装了半袋递给岸上买家,同时接过对方的10元钱,然后继续在河中游荡。记者问道:“你们在河里捞鱼,有捕捞证吗?”“船上没有鱼。”船家答非所问。“有没有捞着大鱼呢?”记者接着问。“听不懂你说的话。”这时,船上男子已调转船头,转移他处去了。 

  河水清清鱼却没了 

  附近居民说,这里隔三差五会有人来捉鱼。通常这些人会趁着夜色,偷偷地在河道上预先铺设一种俗称“百脚网”的捕鱼工具,然后第二天在多数居民没有睡醒时赶个大清早前来收网。记者注意到,这种鱼网展开后有数十米长,网上布满线圈,只要触到,无论大鱼小鱼都是“有进无出”。记者了解到,捕鱼的丝网一般分为两种,小的落水1米,专门网罗小鱼;大的落水3米,基本能触到河底,放掉小鱼,能捉住大鱼。 

  记者随后来到隔着一条马路的思贤公园。龙兴港桥下的河面上,波光粼粼,几只水鸭游来游去,风景宜人。龙兴港的河岸上,一些游人说,河水变清了,游动的鱼却少了。就在此时,记者恰好遇到一名打渔归来的人,正在向同伴抱怨,“今天亏了,4张丝网,啥鱼也没捞着。”对方有些垂头丧气,“哎,这里基本没鱼了。” 

  擅自捕捞破坏生态 

  居民们说,随着大鱼数量的减少,如今小鱼也无法逃离被捕捞的噩运。有一段时间每逢凌晨过后,总有几个人鬼鬼祟祟划着小船,在不到300米长的河段上布设一道道“防线”,他们拿着一根绑着电线的竹竿,通上电源,在河面上来回搅动。一小时不到,河面上几道丝网中间已经聚集了浮起来的翻着“白肚皮”的鱼虾,几个人麻利地分拣、打包后,很快装车离去。 

  记者从渔政部门了解到,未依法取得渔业捕捞许可证擅自进行捕捞的行为均是违法行为。近年来,随着景观河道环境改善,鱼虾多了起来,可却成了“渔民”们捕捉买卖的对象,这种行为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然而,由于撒网、电鱼的行为通常较为隐蔽,因此很难抓现。 

  本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任书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人家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社会与法
   第A22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23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4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医苑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医生一次次挽留吁求“生路”
同一条马路两个名?
趁夜色撒网大小鱼虾一网打尽
公交车撞断信号灯杆
这样的街面小店“资金借贷”你信吗?
热线专递
新民晚报社会新闻A08趁夜色撒网大小鱼虾一网打尽 2013-02-25 2 2013年02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