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风风火火赶来助战
没等喘口气,敌李默庵部第十师一个旅也已经赶到,两军很快就接了火。红三十六团阵地前面,是一片水汪汪的稻田,敌人朝稻田趟过来,徐向前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挡住敌人,为后续部队赢得时间!
这是一场恶战,敌众我寡。红三十六团的干部战士抱定一个宗旨,活不缴枪,死不丢尸,人在阵地在,决不让敌人再前进半步!他们沉着应战,机智英勇。当敌人攻到跟前的时候,他们毫不示弱,用大刀、刺刀也要把敌人砍倒,稻田里横七竖八躺着敌人的尸体。敌机也在低空飞来飞去,更多的敌人在飞机的机翼下再一次攻上来,边攻边喊:捉活的呀!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左右,红三十六团伤亡很大,直到倪志亮率红十一师赶到,徐向前才稍稍松了口气。
正在这时,敌侧后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敌人说什么也料想不到,原来是河口县独立团在县委书记张琴秋的带领下,风风火火赶来助战,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向敌人发起了猛烈冲击。顿时,红军声威大震,十几名战士从死尸堆里再度跃起,杀向敌群。入夜,红军最后一支主力红七十三师到达冯寿二村。在村道上,徐向前默默地注视着英姿飒爽的张琴秋,一声未吭,又缓步走了过去,他把这个张琴秋的印象深深地留在了心底。
李默庵在下午的激战中,队伍已退到河东口的一块高地上,此时四周鸦雀无声,一点动静也没有。徐向前瞬间突然敏感地意识到,李默庵是在等待援军,等着北路陈继承纵队和南路汤恩伯八十九师一起实施对红军的三面合围!张国焘在山顶上的指挥所里,听徐向前这么一说,立时大惊失色。徐向前提出放弃黄安,他强调说,否则,将要陷入重围之中!
张国焘这一次没有推三阻四,同意了徐向前的意见。队伍迅速撤出黄安,连夜朝七里坪方向转移。七里坪西门外有一条倒水河,河东岸山连着山,岭挨着岭,徐向前料定敌人会追击而来,他便把全军分布在河东岸一线排开。他观察了这里的地势,在他看来,在这里打一场反攻,有取胜的把握。他仍然用他屡试不爽的老战法,先用顽强的阻击战大量消耗敌人,待其力量与士气渐次耗尽,再突然发起反攻,从两翼迂回包抄,分割聚歼,将敌吃掉。
徐向前这一次的对手又是黄杰。黄杰是徐向前在黄埔一期的老同学,徐向前深知这位老同学会用什么样的战法来对付他。而红军武器装备上处于明显的劣势,没有大炮,更没有飞机,要想大量而有效地重创敌人,只有依靠肉搏战,用大刀和枪刺。这样思忖着,看到敌前锋已越过倒水河,是时候了,徐向前沉着地对电话员说,给我接王树声!话筒里立刻传来七十三师师长王树声沙哑的声音:总指挥,我请求出击!
好!不谋而合。徐向前又进一步叮嘱,注意分布兵力,防止敌人炮击。明白!王树声回答得斩钉截铁。徐向前又让把电话接到红十师指挥所,对师长王宏坤说,准备出击,要坚决把敌人消灭在河滩上!顿时,刀光剑影,杀声阵阵,敌我杀成一团。
黄杰密切注视着战况,这一仗的意义对他非同一般,成败尤其重要。
黄杰和徐向前不同。黄杰在黄埔期间就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因而踌躇满志。毕业后果然被放在蒋系第一军何应钦手下,几年工夫,就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尉排长上升为中将师长,他满眼辉煌,感到前途无量。他和徐向前遭遇在商潢战役,没想到徐向前会给他一个下马威,把他打得一败涂地,率部被迫撤到信阳。但他不甘心,特别是不甘心败在徐向前手上。他把这次七里坪之战当成一次雪耻的机会,只能赢,不能输,这是对自己也是对蒋委员长的许诺。可是,他的部下一见到红军闪光的大刀就胆寒,肉搏不是他们的强项。而两军已是搅在了一起,飞机、大炮又全都派不上用场,他的心头禁不住掠过一阵不祥之兆。为了扩大军威,也给自己壮胆,他突然命令再增加四个团,杀吧,杀吧,他就不信,红军是铜头铁臂,杀不怕。红军战士愈战愈勇,只听得杀——杀——的吼声漫山遍野,惊天动地。肉搏继续着,黄杰真切地感到了部下的力不能支,终于,他极不情愿地听到有人发一声喊,随即看到他们掉头往后溃退而去。他妈的,谁领的头?战场上最怕有人带头逃跑,只要有人开了头,接下来的局面就是所谓的兵败如山倒,地陷水倒流。黄杰心里狠狠地骂着,想道,他一定要追查出这个带头逃跑的人,当众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