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最好的自己
阎小娴
  阎小娴

  近来,关于孩子教育之话题,持续热议。如今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教育很成问题。周边,不乏听到家长说“孩子还小,等长大了再……”其实,这样的观点,非常危险。过度关注,过分溺爱,往往会与家长的愿望背道而驰。

  有些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而且会想法设法去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是很可怕的,因为终究有一天,再有能耐的家长,也有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更不可能包孩子一辈子。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李双江之子。4岁的时候,就让当上了“申奥大使”,而如今呢?所以,即便父母再有能力,也不要动辄去包办一切,不要试图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而应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尝试,去挖掘,去闯荡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教会孩子独立,在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

  而要培养孩子独立之人格,很不容易。大人过分的关注,就是最大的一个误区。按现在的家庭结构,往往是6个大人成天围着一个孩子转,倾其所能,总想为孩子创造尽可能舒适的条件与环境。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孩子自我中心的性格,甚至觉得整个世界就应该围着自己转;我行我素的结果,是难以理解包容他人,不懂换位思考,不愿听不同意见……难以想象,这样一种“唯我独尊”的性格,将来如何在工作团队中与人合作,在社会生活中顺畅处事?

  所以我想,真正出色的父母,不是那些把太多甚至所有心思,都扑在所谓教育孩子之上的人。最重要的,还是父母自己,所谓言传身教,那才是最重要的。父母首先要活明白自己,要时刻做最好的自己,能负起对自己的责任,做好自我管理,包括对时间、工作、金钱,还有自己的情绪,孩子才会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在父母给他(她)的所见所感当中,逐渐树立起对长辈的尊重与信赖,从而打心底里佩服,进而追随、模仿……孩子,其实就是父母自身的一面镜子,而所谓的影响、熏陶、教育,往往都只是加强自身修养的一种“衍生品”。

  所以,做好家庭教育,还是多留些时间给自己吧,好好修身养性,认真做事做人,不管在外还是在家,每时每刻,试着去做最好的自己——这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一种教育,而孩子最终受益,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而非费尽心思,刻意追求的一种目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3·15专刊
   第A17版:3·15专刊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新民环球/博览·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4版:新智
   第B15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6版:市场之窗
“学生兴奋说”无异于二次伤害
做最好的自己
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
父爱如山非靠山
蛇年论书
“国宝帮”该醒醒了
新民晚报评论A03做最好的自己 2013-03-01 2 2013年03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