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上海有一档挺火的美食节目。
听说,节目中的许多桥段,很戏剧,很冲突。
前几天,闲来无事,回看一下。看了一集,就似曾相识。这些桥段,不就是早就在西方风行的《厨艺大师》的翻版吗?两个节目,虽说是一个制作方,虽说买了版权。但节目如此相似,戏剧化场面如此一致,新瓶旧酒,新鞋旧袜,这借鉴,过了一些吧。
仔细想想,这档美食节目,还算好的。综艺节目玩借鉴的,何止这一家?这几年很火的一个关于达人的节目,一个关于声音的节目,不也是借鉴而来的吗?冲突性场面不也相近吗?节目操作手段、镜头处理,不也类似吗?收视率不也高升吗?
或许,这是我严苛了。但其实,借鉴完全可以优雅一点。
周作人写文章,大段大段抄古书,甚至被林语堂评为“专抄古书,越抄越冷”。但那散文中,还是有淡淡的哀愁,淡淡沉痛,配上闲散的文字,可以一品。这借鉴就上档次。看《红楼梦》,可以知道曹雪芹喜欢杜甫,否则“朝罢谁携两袖烟”,怎么会和杜甫的“朝罢香烟携满袖”意境相近呢?
借鉴还是有意境的。古龙写《流星蝴蝶剑》,刘伟强拍《无间道2》,说到底都是向《教父》致敬。但江湖风雨,少年弟子,有味道。
是如今的生活节奏变了吗?“拿来”得越来越直接了。曾有一个“音乐才女”,凭借“娃娃音”走红,结果却被人发现,她号称原创的成名曲,与一张纯音乐专辑中的一首划破天际的音乐,几乎一样。还有一个男子音乐团体,号称唱跳俱佳,原来也不过是克隆日、韩的音乐作品。
网络流行一种查询论文抄袭的软件,下载量很大。我想,其中有很多人下载,不是为了查实他人文章是否抄袭,而是为了判断,自己文章是否会被查出!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当然距离借鉴,是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