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臻诉称,自己是“小i机器人”的专利权人。该聊天机器人能通过人工智能服务器和数据库处理接收到用户语句,并给出智能化回答。经过对比分析,iPhone 4S上使用的Siri“小秘书”非法使用了上海智臻的专利技术,请求判令苹果贸易公司立即停止销售、使用,苹果公司立即停止制造、销售、使用侵犯其发明专利权的产品。
证据 报告结论截然相反
昨天下午,双方在法庭上初次“过招”。上海智臻提交的证据包括一部iPhone 4S手机,以及自己获得发明专利登记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收费收据、专利检索报告、“小i机器人”的介绍等,以此证明自己拥有对该技术的专利所有权。
尽管苹果公司昨天并没有正式提交证据,但对上海智臻提交的证据发表了质证意见,并表示将于下次再递交相应的反驳证据。苹果公司辩称,自己对Siri拥有合法的国际专利,去年11月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宣告对方专利无效的申请。上海智臻并没有清楚说明其专利保护范围,其专利权保护范围不确定;而且两者技术特征不同,Siri应用不构成侵权。
值得关注的是,双方均出具了一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中心对“小i机器人”出具的检索报告。上海智臻的申请时间在去年1月,苹果公司则在去年12月。前者报告结论显示,“小i机器人”的发明专利具有新颖性、创造性;而苹果公司出具的检索报告却显示,该技术缺乏创造性。苹果以此认为,自己向国家知识产权提交的申请很可能获得批准。
焦点 技术方案是否覆盖
到底苹果的“小秘书”是否侵犯了中国“小i机器人”的专利权?双方的技术方案是否相同成为本案的争议焦点。苹果公司表示,根据专利的相关法律规定,要构成专利侵权,技术方案必须全面覆盖。而中国“小i机器人”的许多技术方案和苹果的Siri并不相同。现在上海智臻提交的比对证据只是抽象的归纳,得出的比对结果“太离谱”。
针对苹果的辩护意见,上海智臻则向法庭提出申请,可否将苹果Siri的客户端接到“小i机器人”的服务器上,看看能不能“从Siri的嘴里说出小i的话”。
在法庭上,苹果公司以提交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为由,向法庭申请中止审理,并申请延长举证期限。法官表示,经过合议庭讨论,目前该案没有出现需要中止的事由,将继续审理。但鉴于双方均有证据需要继续提交,同意将举证期限延长1个月。
记者了解到,该案的正式开庭时间目前安排在今年7月2日。本报将跟踪报道此案。
本报记者 宋宁华 通讯员 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