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撤单企业达43家
首次公开发行(IPO)在审企业财务自查已于上月底收官,自查的最后一周,即在3月末财务专项检查第一阶段截止之际,主板或中小板终止审查企业突然暴增,诸多排队企业在最后关头选择了撤单或延迟递交财务自查报告的时间。其中,主板有41家企业最后关头终止审查,使其今年以来的撤单总数从前一周的20家增至60家;而创业板新增两家企业撤单,使撤单总数升至106家。
至此,今年IPO撤单企业的总数已经攀升至166家,达到2012年全年撤单企业总数64家的260%,这意味着在自查阶段,共计166家企业暂时无缘IPO。
创业板“泄洪”明显
专项核查最后的几个关键日内,主板及中小板撤材料的高峰显现。上周主板及中小板新增41家企业申请终止审查,其中包括净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这也使得史上最严苛的IPO财务专项核查大幕拉开以来,共计60家原计划在主板或中小板上市的企业暂无缘IPO,其中主板11家,中小板49家。
另外,与前一周激增68家终止审查企业不同,创业板方面上周仅新增河南富耐克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泰安众诚矿山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家公司,由此,创业板终止审查企业总数为106家。
在财务检查之前,IPO申报企业的创业板达343家,这也表明,有30.9%拟于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注定暂无法上市,创业板“泄洪”明显。
IPO再现新公司申请
另外,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拟IPO企业名单上,再次出现了新增的IPO申请,《读者》杂志的运营方“读者出版传媒”、上海网达软件公司加入拟上市沪市主板队列。而上一次出现新增IPO申请是八周前的2月1日。当时,湖北尧治河化工、海尔施生物医药等两家企业拟上沪市主板,珠海润都制药、兰州庄园牧场等拟上深市主板。
随着167家企业终止审查,109家企业中止审查,及两家公司的加入,截至4月3日,正常审核企业数量降至615家,沪深主板、创业板分别为141、267、207家。对比2012年12月下旬数据,当时正常审核的企业数量为815家,为期三个月的第一阶段检查已使大约25%的拟IPO企业退出或中止了审核进程,效果可谓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