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耀介绍,一名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曾经发现,班上有一个学生,刚进校时,孩子妈妈自豪地告诉老师,自家孩子的语文、数学已达到三年级的水平。但是,这个孩子入校后,每节课都有半节课在开小差、做小动作。果然,很快,他就落在了其他“零起点”孩子的后面。
乐善耀指出,孩子的生活处处充满诱惑,时时都会面对各种外来干扰。只有具有自控力的孩子,才能获得成功。吃饭的时候,需要电视的画面吸引,才愿意张口;孩子认真在玩的时候,家长一会问要喝饮料吗,要吃饼干吗……家长的种种举动,都可能成为破坏孩子专注力的“罪魁祸首”。乐善耀建议,家长可以有计划地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向孩子提出适当而合理的要求,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鼓励他们按时完成任务,把每一件事做完,不半途而废,对自己行为负责。家长们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改变自己的坏习惯,助孩子顺利起航:
■ 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当孩子在专注学习的时候,不要在一旁打麻将或大声喧哗。
■ 当孩子专注于某一件事的时候,请换位思考,保护他的专注力。可能一只蚂蚁都足以吸引孩子的好奇心,这时请耐心地陪伴,甚至和他一起观察和讨论。
■ 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 当孩子集中注意力学习一段时间后,引导他通过户外活动学会调节,让孩子的大脑得到喘息和放松,并随着孩子的年龄长大渐进式延长学习时间。
■ 不要要求长时间坐在书桌前,不间断地学习。如果孩子很专注地完成了功课,及时给予鼓励,并增加孩子户外活动或自主安排的时间。
■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倾听疏导,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天天保持良好的心情。
■ 经常和孩子一起下棋、玩乐器、听音乐、体育运动,在玩的过程中,真正投入而且很专注,并保持兴趣。
■ 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上图书馆,创导亲子共同学习、相互学习的书香氛围。经常与孩子互动沟通,安排孩子一定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善始善终专注地完成每一件事。
■ 注重孩子的饮食和营养结构。应多给孩子吃新鲜又健康的食品,速食、汽水、甜食、煎炸食物会破坏大脑的灵活性,精制的加工糖食品,也会影响大脑的运作;可乐、茶和含咖啡因饮料,会使人躁动不安,都应尽量少吃。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