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历史悠久。最早期该疾病被认为与感染有关,治疗则强调清除局部感染,结果疗效不佳;随后也有些新的治疗方法问世,但大多都被放弃;直至1949年强的松开启了“风湿病的文艺复兴时期”,但因其巨大副作用导致了很多并发症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非甾体类消炎药上市名噪一时,却很快发现即使疼痛缓解,但关节破坏仍在进行。
无论是早期或是长病程的类风关都应以病情缓解或疾病低活动度为治疗目标,对早期患者治疗要做到快速缓解病情,并且诊疗方案视患者病情轻重而不同,轻者可以使用传统口服药物单药治疗,重者也可以直接使用生物制剂治疗。
从治疗方案来看,可分为如来氟米特等慢作用药物(DMARD)和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为代表的生物制剂。而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药及治疗观点,如对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用DMARD等疗效不佳时,可选用利妥昔单抗、阿巴西普或妥珠单抗。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前往风湿病专科进行病情活动度评估,医生则根据疾病活动度评分调整治疗方案。
除积极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重视平时的饮食习惯。研究证明抗炎和抗氧化剂的营养制品可辅助治疗类风关,长期摄取富含抗氧化剂和抗炎活性成分,如鱼油、香菜、番茄、胡萝卜、红薯、西兰花、核桃、小麦胚芽等食物对患者有益。 何东仪
(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
|科|普|活|动|
5月25日下午1:00开始,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在院内开展风湿疾病科普咨询活动。该活动由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上海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办,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益友俱乐部协办。欢迎风湿病患者参加。
本版图片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