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性援手
陈祖龙
  陈祖龙

  日前去医院看病,在医院门口看到悲怆的一幕:被褥下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病重老妇,旁边一个中年妇女一边磕头如捣蒜、一边呼天抢地向行人乞告:母亲病重,危在旦夕,无力医治,恳求好心人帮助……我动了恻隐之心,在中年妇女身边的塑料盆里放了10元钱。不料一星期后,在住家附近的菜场门口又看到同样一幕。正狐疑间,一位好心的老大爷上前告诉中年妇女,他已打电话请救助站前来救助。怪事发生了:“病重”的老妇听后一骨碌爬起身,卷起被褥,与中年妇女匆匆离去也……

  实事求是地说,沿街乞讨人员大约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因种种原因确实生活困苦需要救助的;一种是好逸恶劳不愿通过劳动改变生活窘境甘愿得过且过的;另一种是把乞讨(欺诈)当作“致富”手段,白天乞讨晚上下馆子、住旅馆的职业乞丐。咱普通百姓具有同情心,见人有难就帮一把,这是良善之心。但我们的施与却碰到“三道选择题”,如遇到的是“第一题”,我们的施与还有意义。如遇到的是“第二、第三题”我们的施与不但没有正面意义,还会产生负面意义。所以,路遇乞讨是否要施与,也是一个难题。

  现在,我们的城市都有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法规。如市民遇见沿街乞讨人员,可拨打110和城管救助电话,或护送、引导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站实施救助。每年也都看见这样的报道:在冬季特别寒冷的日子,城市救助人员会在大街小巷搜索无处过夜的流浪乞讨人员,接他们到救助站过夜。城市救助部门,对流浪乞讨人员有救助之责,他们也是会尽责救助的。

  所以,我觉得那位大爷的做法值得仿效。当我们面对“三道选择题”时,就不必费心选择了,只要拨打110和城管救助电话,或护送、引导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站就功德圆满了。城市救助站不但会救助应该得到救助的人,而且可以甄别出“致富乞丐”,还可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让那些没有劳动习惯或没有劳动技能的人,早日成为自食其力者。

  沿街乞讨影响市容。现在已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时代,我们有善心有能力也应该合理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0版:域外传真/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专版
   第B12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草根·人物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接电话
理性援手
辛苦“教学”
危急时刻
溺慈与缺孝
回收空瓶
向“低碳生活”靠拢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15理性援手 2013-05-20 2 2013年05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