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收空瓶
曾广昌
  曾广昌  

  现今,各种饮料、纯净水都用塑料瓶装,有的人喝完就把空瓶卖给收旧货人,有的人则丢弃。对用过的塑料空瓶处理,我们的环保部门还没有严格管理起来。

  日前我去德国探亲,看到德国人从超市或商店买的饮料或纯净水也是用塑料瓶或玻璃瓶装的,但他们用完后,搜集在一起,再去超市时,就一只一只塞进空瓶回收机,然后机上会打印出一张回收费单,购物时可用此回收单扣除现金。

  多数的塑料瓶或玻璃瓶,德国厂家在生产产品时,已把退瓶费印在瓶上。例如,一瓶苹果水售1.25欧元,其中0.25欧元是退瓶费。

  不过,在德国有的空瓶是不退瓶的,但要回收。笔者在居民住宅区常会看到一排5只大回收箱,正面有一圆口,每只箱都有说明放入什么空瓶,分别为盛过有害物、油类、酒类、一般空瓶等。

  空瓶可退瓶费,也就有人捡空瓶。一只空瓶退0.25欧元,而在平民超市(ALD1、LiDa等超市)一条正方形长面包只售0.49欧元,一块100克的巧克力售0.33欧元,相比较,捡两只空瓶就可买到这些食品。笔者常看到在路边垃圾箱捡空瓶的人,穿着很整齐,中老年人多。

  有意思的是,笔者在德国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报道,题目是“富人卖废品”并配图说明:在废品回收站前,华人民众用大垃圾袋捡来的数以百计的可回收瓶罐卖钱。文章说:“旅居美国的华人向来都有将家里积存的空瓶出售的习惯,与美国政府鼓励回收垃圾的环保观念不谋而合。”所以有些华人、尤其是不少早年过惯苦日子的中老年华人外出也会捡塑料瓶,据说最多时有人一天可捡到一百多只塑料瓶及铝罐。有一老人去美国两年后首次回国时,随身带回的三千多美元积蓄都是卖瓶子所得。在美国,捡瓶子的人中有不少是住豪宅的富家老人,虽然子女们对老人捡瓶卖瓶的做法很不以为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0版:域外传真/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专版
   第B12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草根·人物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接电话
理性援手
辛苦“教学”
危急时刻
溺慈与缺孝
回收空瓶
向“低碳生活”靠拢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15回收空瓶 2013-05-20 2 2013年05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