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各种饮料、纯净水都用塑料瓶装,有的人喝完就把空瓶卖给收旧货人,有的人则丢弃。对用过的塑料空瓶处理,我们的环保部门还没有严格管理起来。
日前我去德国探亲,看到德国人从超市或商店买的饮料或纯净水也是用塑料瓶或玻璃瓶装的,但他们用完后,搜集在一起,再去超市时,就一只一只塞进空瓶回收机,然后机上会打印出一张回收费单,购物时可用此回收单扣除现金。
多数的塑料瓶或玻璃瓶,德国厂家在生产产品时,已把退瓶费印在瓶上。例如,一瓶苹果水售1.25欧元,其中0.25欧元是退瓶费。
不过,在德国有的空瓶是不退瓶的,但要回收。笔者在居民住宅区常会看到一排5只大回收箱,正面有一圆口,每只箱都有说明放入什么空瓶,分别为盛过有害物、油类、酒类、一般空瓶等。
空瓶可退瓶费,也就有人捡空瓶。一只空瓶退0.25欧元,而在平民超市(ALD1、LiDa等超市)一条正方形长面包只售0.49欧元,一块100克的巧克力售0.33欧元,相比较,捡两只空瓶就可买到这些食品。笔者常看到在路边垃圾箱捡空瓶的人,穿着很整齐,中老年人多。
有意思的是,笔者在德国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报道,题目是“富人卖废品”并配图说明:在废品回收站前,华人民众用大垃圾袋捡来的数以百计的可回收瓶罐卖钱。文章说:“旅居美国的华人向来都有将家里积存的空瓶出售的习惯,与美国政府鼓励回收垃圾的环保观念不谋而合。”所以有些华人、尤其是不少早年过惯苦日子的中老年华人外出也会捡塑料瓶,据说最多时有人一天可捡到一百多只塑料瓶及铝罐。有一老人去美国两年后首次回国时,随身带回的三千多美元积蓄都是卖瓶子所得。在美国,捡瓶子的人中有不少是住豪宅的富家老人,虽然子女们对老人捡瓶卖瓶的做法很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