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业内人士自曝打车软件“猫腻”
  张先生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多年,去年起他嗅到商机转而加入打车软件的研发。张先生表示,打车软件由于同质化明显,可复制性太强,因此各公司为扩大司机资源、乘客数量奇招不断,甚至出现恶性竞争,近期将面临洗牌。

  “打车软件和淘宝一样,评价体系存在漏洞。”一名出租车司机,同时安装司机客户端和乘客客户端,自己给自己打分完全可以操作,“一手发订单,一手接订单,完成后说这个司机好,给五星,还是淘宝刷评分那一套。”

  “现在不收钱,不代表永远不收钱。”目前,不同的打车软件制定了不同规则,例如,注册一个账户赠送1000枚金币,承接一次业务花费8枚金币,同时加价也将扣去一定金币数。等全部金币用完后,则需要按照10枚金币1元钱的价格充值。“如果软件公司泡沫破灭,司机的这些投入就打了水漂。”

  此外,打车软件对客户隐私的保护较弱,甚至会透露客户信息。无论是前期市场开拓,还是后期用户维系,打车软件都需要巨大投入,不少开发公司转向广告支持。“广告弹出、垃圾短信,都是对用户的骚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商界
   第B08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11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12版:健康/新民环球
   第B1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市场之窗
   第B3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37版:市场之窗/健康
   第B38版:数码/市场之窗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新民楼市
遵规守法是打车软件出路所在
国外打车软件经验或可借鉴
业内人士自曝打车软件“猫腻”
新民晚报焦点A10业内人士自曝打车软件“猫腻” 2013-05-23 2 2013年05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