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财务省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日本出现8799亿日元贸易逆差,是1979年以来4月份出现的最大贸易赤字。根据日本海关通关数据,4月份日本进出口贸易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换96日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日元贬值16.6%。
一般而言,日元贬值有助于改善日本出口。但事实上,日本已经连续10个月出现贸易逆差。日本政府为鼓励出口,积极诱导日元贬值,却没能促使日本贸易坐享日元贬值“红利”,原因何在?
首先,日元贬值令日本进口成本明显增加。以液化天然气为例,日本4月进口量为705万吨,同比增2.1%;但是从进口金额看,同比大增了17.9%。
其次,虽然日元贬值,账面上的出口额增加,但细看统计报告,出口量不增反减。这意味着日元贬值并未真正带来出口增长。4月日本出口额为6.6573万亿日元,同比增3.8%,但从出口数量看,4月份日本出口同比下降5.3%,已经是连续11个月下降。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包括能源在内,目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低迷,部分减轻了日元贬值带来的进口成本压力。但如果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扬,日本不仅进口负担进一步上升,出口企业也将同样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正如日本财务省所指,尽管日元贬值看起来有利于出口,但今后日本的贸易形势能否改善很大程度上将继续受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动向、海外市场景气状况等汇率以外的各种因素影响。(相关报道详见今日B6版新民环球·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