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当美国人”
“9·11”恐怖袭击后不久,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迈阿密支部的西班牙语分析师露西·蒙特斯被上司叫进办公室被告知:姐姐安娜·蒙特斯是名古巴间谍,已经被捕,可能被判死刑。
“我马上就相信了,很多事情顿时释然。”露西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露西说,安娜自从进入国防部情报局(DIA)工作后越来越孤僻,很少对弟妹坦露心声,尽管他们应该有不少“共同语言”。蒙特斯家4个孩子,3个任职安全部门:弟弟蒂托是驻亚特兰大的FBI特工,他的妻子和露西的丈夫都是FBI职员。他们的父亲是名颇有声望的军医。蒙特斯一家虽是波多黎各裔,却算得上“根正苗红”的美国家庭。
尽管如此,蒙特斯到DIA工作的决定却让大学同学科隆颇感震惊。两人同赴西班牙留学时相熟。在那里,蒙特斯受左翼思想影响,了解美国支持外国独裁政权的行为、关注当地的反美示威。“她向我解释美国政府对其他国家所施‘暴行’,”科隆说,“她非常矛盾,不想当美国人,却又身不由己。”
毕业后,蒙特斯到波多黎各短暂生活,但找不到合适工作。回国后,她接受了司法部书记员的工作。一年内,她通过FBI背景审查,被授予最高保密级别通行权,可浏览最机密资料。
工作之外,蒙特斯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她对当时里根政府的拉美政策日益不满,对美国支持尼加拉瓜反对派的做法深恶痛绝。
受命“打入”国防部
蒙特斯的仕途前景光明,古巴却发掘了她的潜力,在1984年成功策反她。了解案情的人士告诉《华盛顿邮报》,蒙特斯在研究学院的朋友暗中为古巴物色间谍,蒙特斯条件理想:有左翼思想,同情受压迫民族;精通英语和西班牙语;才干深受上级赏识;最重要的是,她有权接触高级别机密。
前古巴特工科恩曾撰文说,古巴情报机关热衷于在美国名牌大学学生中招募间谍,因为这些人今后往往会在“私人机构或政府内位居要职”。
蒙特斯后来透露,古巴人使她相信“在做正确的事”。中央情报局(CIA)调查报告说,古巴人利用了蒙特斯的“自恋情结”,使她感觉对方急需帮助。
1985年,蒙特斯秘访古巴,回国后按指示申请到机要部门工作。她如愿进入DIA,这是为五角大楼提供外国军事情报的主要机构。
蒙特斯曾告诉科隆自己去古巴以及准备进DIA的事。科隆回忆:“我当时愣住了,无法理解一个有左翼信仰的人怎么会愿意为美国政府和军队工作。”
意识到说漏嘴,蒙特斯几天后切断了与科隆的联系。科隆不断打电话或写信给她却等不到回音。在华盛顿和哈瓦那,蒙特斯双面间谍生涯刚开始。
身在曹营心在汉
在DIA,蒙特斯从最基层的调查专员做起,一路高升。她很快成为负责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情报的首席分析员,而后又被任命为古巴军政情报首席分析员。在华盛顿情报圈,她得名“古巴女王”,这不仅因为她对古巴军政事务分析得犀利精准,还因为她的判断往往影响美国对古巴的政策。
蒙特斯业绩出色,获得各种奖励和表彰,包括1997年由时任CIA局长乔治·特尼特亲授的荣誉证书。古巴方面也授予她一枚勋章。
蒙特斯是一名勤奋高效的“劳模”。她从不把保密材料带回家,只是利用午餐时间浏览大量最新简报。每天下班后,她回到公寓,开始第二份工作:在一台东芝笔记本电脑上打出白天默记的材料,存进软盘。
她还会打开一台索尼收音机,调到短波频道AM7887,等待古巴情报站播报数字密码。她把密码记在遇水即溶的特制纸张上,键入电脑,一个解码软件译成西班牙语。这是冷战以来间谍接收指令的典型方式。
每隔一段时间,她与古巴联络员碰面,通常在华盛顿某家餐馆,或是利用她到加勒比海度假时光,把加密软盘交给对方。蒙特斯还曾4次亲赴古巴会见高层情报官员。其中两次,她使用假古巴护照,戴着假发,绕道欧洲以掩盖行踪。另外两次,她借着替国防部进行实地调查的名义到古巴出差,在当地活动间隙溜出去向古巴人汇报。
如需传递紧急信息,她就到热闹公共场所拨打付费电话,呼叫一些特定BP机号码,某个号码意味着“我的处境极其危险”,另一个号码则表示“我们必须见个面”。
被“间谍猎人”捕获
当时,蒙特斯是DIA一颗上升的“新星”:有资格向参谋长联席会议、国家安全委员会、甚至尼加拉瓜总统通报古巴军事实力。她还参与起草一份国防部报告,结论是古巴“伤害美国的能力有限”、“仅在某些情况下”会对美国公民构成威胁。
她又一次获得晋升:调任国家情报委员会研究员。该委员会是CIA局长的顾问机构,在CIA总部办公。进入其中,蒙特斯能接触更有价值的机密。假如不是DIA职员斯科特·卡迈克尔,蒙特斯的间谍生涯将达到难以想象的高度。
卡迈克尔为DIA抓了20年间谍,有“间谍猎人”之称。2000年9月,他偶然得知:FBI一直想找出古巴“内鬼”,却无果而终。他们只知,此人能接触到跟古巴有关的高保密级别情报,用一台东芝笔记本电脑工作等点滴信息。
卡迈克尔和同事浏览了职员数据库。凡申请高保密级别的DIA职员,都曾上报财政记录、病历、旅行日程等个人信息。数据库给出100多份符合线索的个人档案。浏览过大约20人信息后,屏幕上出现了安娜·蒙特斯的名字。
卡迈克尔记得她。4年前,蒙特斯的一名同事举报,说她索要敏感信息过于积极。卡迈克尔约谈蒙特斯,后者给出了合理解释。卡迈克尔只能终止调查,但始终心存疑虑。
虽无过硬证据,卡迈克尔认定蒙特斯就是那个间谍。FBI首席探员斯蒂夫·麦科伊起初认为他的推理漏洞颇多,但经不住卡迈克尔坚持不懈地“骚扰”,终于说服FBI总部重开调查。一个由50多人组成的专案组申请法庭许可,秘密搜查蒙特斯的公寓、汽车和办公室,发现她拨打秘密电话。追查其银行信用记录时,FBI发现蒙特斯在1996年刷卡购买过一台东芝笔记本。
2001年5月,趁蒙特斯外出,FBI探员潜入其寓所,在一个纸箱内找到索尼短波收音机和东芝电脑。他们拷下硬盘内容,发现古巴给蒙特斯的指令。还有一份资料显示,她把一名潜伏当地的美国间谍身份供给古巴,对方感谢之余称“我们张开双臂等着他”。FBI还制造过“电脑故障”和“临时会议”事故,让她不带包离开办公室,假扮维修人员的FBI探员趁机复制了她放在包内的小笔记本内容,发现了古巴情报机关的电话号码和BP机号码。
“9·11”袭击后,不知内情的DIA上级委任蒙特斯负责阿富汗境内打击对象的情报组。因为担心她将情报给古巴,再由古巴转手卖给阿富汗,DIA和FBI决定收网。
经卡迈克尔的设计,2001年9月21日,以协助处理下属违规事件为由,蒙特斯被召进DIA监察长办公室,接着两名FBI探员对她宣读逮捕令。
为免于可能判决死刑的叛国罪指控,蒙特斯承认间谍罪,2002年10月16日被法庭判处25年监禁。安娜·蒙特斯被认为是“美国有史以来危害最大的间谍之一”,破坏了美国针对古巴高官的窃听计划,但她并不悔过。
她写信告诉亲友,自己有正当理由当间谍,因为美国对古巴政府“干了极其冷酷和不公正的事”。“我只忠于自己的原则,而不效忠于任何国家、政府或个人,”她在一封信中写道,“对美国或古巴,对奥巴马或卡斯特罗兄弟,甚至对上帝,我都没有效忠的义务。”
破获蒙特斯一案后,美国驱逐了4名古巴驻华盛顿和联合国纽约总部的外交官。 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