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社会/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选择自己的活法 快乐地活在当下~~~
选择自己的活法 快乐地活在当下~~~
选择自己的活法 快乐地活在当下~~~
选择自己的活法 快乐地活在当下~~~
     
2013年05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选择自己的活法 快乐地活在当下
俄罗斯人幸福感“爆棚”
赵嫣
■俄罗斯人重视“活在当下” 本版图片GJ
  俄罗斯民意基金会4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73%的俄罗斯人认为自己幸福,莫斯科人的幸福感比例则达81%。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一项民意调查也显示,77%的受访者感到幸福,这一数据比两年前增长了10%,比1992年的数据上涨了33%。

  幸福与金钱无关

  伊戈尔47岁,在媒体工作,是个健谈的人。“只要拥有喜欢的工作和贴心的儿女,做一个幸福的人并不难。”他说。

  当记者二十多年的伊戈尔认为自己“一直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这种幸福是很多人得不到的。”他相信自己的能力,“需要什么东西都可以凭自己的力量得到。”

  伊戈尔回忆说,他大学毕业时正值前苏联解体。“但对记者而言,国家的动荡是出新闻的好机会。我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这一点很重要。”他说。在那一段时间,他走了很多地方,观察并报道在这个国家发生的许多事,“很有趣的经历”。

  谈到孩子,伊戈尔脸上的笑意掩饰不住。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24岁,已经工作也有了女儿;小儿子才4岁,正是可爱之时。伊戈尔说:“小儿子和孙女几乎同时出生,所以我现在是子、孙同时绕膝。”

  伊戈尔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曾在中国东北地区工作过。75岁的老母亲如今还经常受邀去外国高校做讲座,前不久刚从意大利回来。伊戈尔希望父母健康长寿,常对母亲说:“你肯定能活到一百岁。”

  “我觉得幸福与否,其实和经济条件关系不大,这是很内在的个人感受。1991年我失业了,整整一年既没有工作也没有房子。我去了新西伯利亚、高加索旅行,和父母、孩子待在一起。那段时间也是快乐的。”他说。

  伊戈尔对幸福的理解或许能代表部分中年俄罗斯人的感受。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的专家菲奥多罗夫认为,20年前俄罗斯进入全面改革时期,到现在逐渐形成新的社会、政治、经济体系。这一过程中,人们必须跟随国家的发展步伐,调整对生活的期许,“他们知道怎样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心理学家克留齐尼科夫指出,俄罗斯人性格中隐藏的乐观因素也起了很大作用。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人们认为自己可以对生活做出新规划,因此能更乐观地看待未来。

  有机会就有幸福

  克塞尼娅20岁出头,是个活泼的莫斯科女孩,说话时总会忍不住手舞足蹈。见到记者时,她一身户外运动装束,刚刚从克拉斯诺达尔斯科边疆区的海边旅游回来。“7天时间,3天在火车上,到了那就背着包到处走。”她说。

  与中年老成的伊戈尔看法不同,克塞尼娅认为幸福感与经济条件有关联。她喜欢工作一段时间就去旅游一次,到新的地方看看不一样的风景,这必然需要一份固定的工作或收入为保障。

  她说,莫斯科许多年轻人打两份工,他们知道必须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想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克塞尼娅觉得读大学时是最幸福的阶段,“每天很热闹,也不必为生活发愁。自由自在,不用回家被父母问东问西。”她目前正申请出国留学,想出去看看并学点东西,希望回来能有“更多的自由”。

  与克塞尼娅同岁的娜斯佳出生在圣彼得堡,大学毕业后在莫斯科找了一份翻译工作。在她看来,莫斯科本地人的幸福感比俄罗斯其他城市居民都要高,因为“这里各种社会保障都比其他地区做得好。虽然物价高,但收入也高。对本地人而言,没有买房的负担,人们会活得比较轻松。”

  娜斯佳现在最大愿望就是在莫斯科城郊有地铁的地方买一套小户型公寓。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套33平方米的公寓售价600万到1000万卢布(1元人民币约为5卢布)。一次付清这笔钱,对她而言是不可能的。她正努力攒钱准备支付30%的首付,而贷款利率高达17%到19%。“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住上自己的房子,”她有点犯愁。

  即便如此,她依然不愿意离开莫斯科生活。“这里有很多机会让我选择,其他小城市无法相比。”拥有机会,就意味着拥有改善生活、抵达幸福的途径。

  知足常乐即幸福

  认识老奶奶斯维特兰娜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初春早晨,冰消雪融后的莫斯科格外迷人。满头银发的斯维特兰娜独自在市中心的小池塘边散步。见到记者便寒暄道:“阳光这么好,冰都化了,草也快绿了,日子要好起来了。”

  年近70岁的斯维特兰娜独自住在莫斯科市中心一间公寓中,丈夫去世多年,没有子女。

  对于自己的生活,斯维特兰娜认为:“没什么可抱怨的。”她退休金不多,但也够花;身体还算健康,有一个侄子时不时会来看望她。每天上午,她都来池塘边散步,和路人聊天交谈。

  在斯维特兰娜看来,生活应该知足常乐。她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时,“商店里什么都买不到,过了今天就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整个国家都看不到未来。”因此,她觉得“如今一切稳定下来了,人们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规划。没有什么坏消息,就是好消息。”

  俄罗斯心理分析研究所的教授亚历山大·普罗特金认为,俄罗斯人倾向于从消极方面出发看待幸福这个概念,会认为如果没有什么不幸就是幸福。这种心理大多出现于曾经历过巨大动荡的社会,比如,国家历史上曾有过公民社会缺位、无法治等时期。

  心理学家伊戈尔·瓦西里耶夫说,不少俄罗斯人重视“活在当下”,即便积蓄有限,也要去其他地方旅游,或者买一件奢侈品,这也是促使幸福感提升的一个因素。

  实际上,俄罗斯民意基金会对该国约5.7万名成年人进行的调查显示,老年人和退休人员的幸福感最弱。这可能与俄罗斯养老体制有一定关系。俄罗斯人交付养老保险的年限相对较短,导致他们拿到手的养老金偏少。

  2009年开始,政府养老金出现赤字,俄国内也出现关于是否应提高退休年龄的讨论。在物件上涨等情况下,手里的钱不够花,难免会让这些人群感觉不那么幸福。

  赵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商界
   第B08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11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12版:健康/新民环球
   第B1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市场之窗
   第B3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37版:市场之窗/健康
   第B38版:数码/市场之窗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新民楼市
俄罗斯人幸福感“爆棚”
收入提高幸福增 年轻一代更幸福
民众自认幸福 总统避谈幸福
广告
新民晚报社会/新民环球B14俄罗斯人幸福感“爆棚” 2013-05-23 2 2013年05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