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园艺场,几百盆植物在老板石凤英的照料下生机盎然;这里是临时课堂,每周六迎来一批特殊学生,接受义务课业辅导。说起园艺场的“双重身份”,身兼老板和辅导学校分站长的石凤英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42岁的石凤英从小肢残,离不开拐杖,但就是这个别人眼中的“弱女子”,用不服输的干劲完成了创业梦;得到众人相助的她,也在实现另一个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创业梦 上交“黑三轮”开创“绿生活”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方泗公路上的红丽苗木园艺场。黑色大棚里,各种盆栽植物相映成趣;大棚左侧的教室里,几十名孩子接受志愿者的辅导,有的专心听讲,有的奋笔疾书。石凤英也到了每周最忙碌的时刻——一边照顾生意,一边为孩子们端茶送水。
眼前的石凤英拄着拐杖,行走缓慢。她因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年少时从江苏来沪,后在泗泾成家并生下女儿。她早年开“黑三轮”谋生,每天和执法队员“打游击”,但内心却抵触这个“不光彩”的职业。1999年遇上整治“黑三轮”,石凤英上交了三轮车,后来找过很多工作,但因肢残都不太顺利。
2000年的一个深夜,她和丈夫在家门前救下一名遇车祸的男子,对方是从事园艺生意的苏州人,他们很快就成了朋友。后来,石凤英听了几次指导残疾人创业的讲座,一个梦想油然而生:开一家自己的园艺店。
“一个残疾女人,创什么业?”起初,有人提出质疑,但石凤英的丈夫却对好强的妻子表示支持,他说,妻子向残联打报告后,残联很快就批给了她小额贷款,还安排了一块空地。“东拼西凑又借了点钱,搭了一个棚,只有几十平方米,但事业缓缓起航了。”
尽管石凤英向苏州友人讨教了种植技巧,但却没有做生意经验,只能守着棚子里的几十盆植物等散客来买。“生意不好,还被人偷了好多,心疼得直抹泪。”石凤英连续几晚睡不着觉,总算想到一个法子:上门推销盆景租赁服务。因丈夫不善言辞,也请不起员工,只能靠她拖着残肢到周边的公司推销。有时一大早外出,要天黑了才回来。遇到友善的门卫,会将她的名片转交负责人;可被人拒之门外是家常便饭。
“万事开头难,但我相信勤劳和坚持能致富。”石凤英说,她并不因为自己是残疾人而自卑,一些厂家也被她的真诚打动,和她签订合同租盆景,她则定期上门修剪和施肥,再加上散客买卖,生意步入了正轨。
好事多磨,2004年和2008年,她的园艺场两次遭遇动迁,尽管镇残联很快为她找了新的场地,但为了重新搭棚,好不容易赚到的钱又贴了进去。“当时好多残疾人朋友鼓励我坚持下去,还帮我清理荒地,让我坚定了做下去的决心。”如今,石凤英的园艺场已发展到了5亩地;植物品种也从原来的几种变成了几十种;逐渐发展起来的几十家固定客户,还口口相传着为她揽生意。
艰辛的创业路,让石凤英成为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一家公司效益不好,提出少付租赁费,她也没计较。2年后那家公司有了起色,老板主动把租金又提回到原来水平。石凤英说,做生意,共患难才能赢得真心。
阳光梦 让市区“兴家”在泗泾“安家”
创业梦的实现,让石凤英成了泗泾小有名气的人物。不过,当时很少有人知道,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兴家”妈妈。
“兴家”是什么?这还要从石凤英的另一个梦想说起。女儿高二那年,在“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接受义务辅导,成绩提高了,2010年考入了大学。
(下转A5版) (上接第1版)
女儿得到了无偿的帮助,石凤英很感激,但想到还有许多残疾人子女得不到这样的辅导,她又陷入了惆怅。“我明白残疾人的生活处境,希望他们的子女也能考入大学,寻找改变命运的途径。”此时,石凤英又萌生了另一个梦想:“兴家”办在市区,若能在松江安家,更多孩子就能在家门口享受这样的服务。
这个梦想得到了“兴家”辅导学校和松江区及泗泾镇残联的支持。泗泾镇残联副理事长陆八弟告诉记者,他们很快就将泗泾镇“阳光之家”的教室空出来,用作辅导地点,供孩子们补课。
起初,来的孩子不多,大家不太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后来,石凤英像最初推销盆景一样,向身边的残疾人家庭宣传“兴家”,第二年,“阳光之家”的教室里坐满了学生。
公益梦 梦想都已成真 希望仍在播种
陆八弟说,“兴家”在泗泾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参加义务辅导的孩子已经达到46名,包括残疾人、单亲、重病患和其他困难家庭的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不等。因“阳光之家”场地有限,石凤英去年在园艺场里改建了2间会议室,充当临时教室。每周六下午,孩子们从泗泾和周边赶来,接受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的免费课业辅导。
石凤英对待“兴家”的孩子,也像对待园艺场里的植物一样,希望他们茁壮成长。去年,她在外地参加创业培训,得知一名画廊老板可以为残疾人孩子提供免费培训。回来后,她为“兴家”的两名学生牵线搭桥,最终把两名孩子送了过去。经过几个月的辅导,其中一名顺利考取美术类院校,而另一名也将在下月参加高考。
“兴家”落户松江快3年了,每年都会召开联谊会,去年还组织志愿者和孩子们外出活动。陆八弟说,今年泗泾镇残联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发展“兴家”,等泗泾镇“阳光之家”重新规划选址后,将拥有更宽敞明亮的教室,也欢迎更多孩子加入。如今,已有许多志愿者投身于这项公益事业,泗泾镇残联的工作人员方晨就是其中一个。他是一名肢残者,工作之余抽空帮忙,是孩子们口中亲切的“大哥哥”。今天,兴家残疾人子女辅导学校松江分站正式在泗泾挂牌,石凤英成为分站站长。
“我的两个梦想都实现了,”石凤英说,“现在又有了第三个梦想:‘兴家’越来越壮大,更多孩子能圆大学梦。”夏天来临了,在这片园艺场里,石凤英继续播种着希望,耕耘着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