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老作家陈冲说,2002年他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是他的作品里面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带腰封的小说,“我拿到书一看,里面有腰封,我自己也不知道。一位著名评论家写的这本书怎么好,怎么好。你别看说的都是好话,但是我到现在对这位著名评论家也尊重不起来。”叶辛的一段经历却正好相反。31年前,叶辛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刚刚在《收获》发表,贵州省作家协会开了座谈会探讨这本书。31年过去了,叶辛依然保存着当时的会议发言纪要,因为当时除了肯定小说,有很多人指出了小说的不足。“有时候作家像自来水龙头一样,瞎写。一个有追求的作家、一个好的作家需要真知灼见的批评,有时一个不当之处指出来,我们受益很久。”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说,一团和气你好我好不是良性状态,“如果创作和评论都相互包容了,相互都感觉到一团和气了,我觉得这也不是正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