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闵行区法院获悉,在一年审理的160多件毒品犯罪案中,近六成是曾经在未成年时期犯过罪的失足少年。通过对近3年的未成年人涉毒案件分析,发现未成年人的毒品犯罪呈现出边缘化、女性化、浅识化以及连锁化的趋势。
从2010年至今,闵行区法院共受理未成年人涉毒案件16起,其中来沪未成年人涉毒案件占了近70%,而这些未成年人大多居住在城市边缘郊县。
在一般的未成年人犯罪中,未成年女性罪犯仅占5%,而在涉毒未成年人罪犯中,女性比例达到37.5%,尤其是容留他人吸毒案件,女性罪犯比例高达100%。女性毒品犯罪往往与盲目交友紧密相关,因交恶友、交损友而导致犯罪的未成年人案中,家庭关怀往往存在缺失。
在这16起未成年人涉毒案件中,犯罪时正在读初中的未成年人高达68.75%,呈现出文化程度浅识化。法制教育的缺失容易导致心智未熟的未成年人因“无知而无畏”。一方面他们对毒品的认识不足,成为毒品的易感人群;另一方面他们对毒品犯罪又缺乏认知,导致对诸如“容留他人吸毒”“帮助他人运输毒品”等犯罪的认识不足,甚至出现了小雪案件中认为自己吸食“减肥药”的荒唐说法。
而未成年人一旦涉毒后,犯罪行为呈现连锁化的趋势。未成年人为获取毒资而容易被毒品“上家”利用,由于缺乏必要的生存技能,他们逐步从毒品受害人角色转化为“帮凶”的角色,成为毒品分销的组成人员,形成以贩养吸的犯罪模式,或通过其他侵财类犯罪以获取毒资,陷入犯罪的泥沼中。在“容留他人吸毒”案件中,犯罪的未成年人本身均为吸毒人员,而在贩卖毒品的案件中,有吸毒背景的未成年人占到七成左右。
通讯员 吴一烜 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