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地方,连续四年夏天,记者跑了四趟,加上今天的报道,也曝光了四年。但是,延安西路949弄这个违法搭建硬是岿然不动,甚至变本加厉,扩展开来。还绿于民,为何这么难?
不知道为什么,敢于搭建违法建筑的人,说话口气总是很大:“媒体就算报道过了,又能拿我们怎么样?”
这种话,凡是从事舆论监督报道的同行,都听到过。报社记者,手无寸铁,一介书生耳。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既不是要和谁过不去,更不是显摆“能拿谁怎么样”,而是要维护公共利益。
这处违法搭建,四年拆不掉,损害的,绝非媒体的“面子”,而是周边居民的利益、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公信力。
当今法治社会,绝不能容忍违法行为大行其道。违法搭建的单位,不要以为自己有“后台”,就可以一手遮天、无法无天;长宁区的有关职能部门,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了。
最后,为我的同事鼓鼓劲:只要违法搭建在,就要锲而不舍把报道做下去。我们也有“后台”,那就是百万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