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书展,听来就感到亲切的名字
俞晓群
  俞晓群

  世界上图书展会很多,如果让我排一个顺序,全世界排在前三位的是:第一,德国法兰克福书展,那是国际版权交易第一盛会,无论历史或现实成就,都无人能敌。第二,英国伦敦书展,它更像一个全世界书商的沙龙,以浓浓的西方文化气息,营造出多元文化的魅力。第三,美国书展,它是北美洲出版文化的聚集地,更是新派西方文化的中心。全球出版人,都不会忽视它的存在。

  回到国内,各个地方的书展不少。它们排在前三位的是谁呢?在我心中,第一,北京国际书展。第二,上海书展。第三呢?应该在广东,像广州南国书香节。但我更喜欢深圳读书月,它不是书展,最多是准书展,却安排许多有趣的活动,有作家讲座,有大众阅读,有签售活动,有好书评选。在一座青年人聚集的城市中,有这样一个读书月存在,实在是天大的好事情。

  不过,如果让我说出一个最值得记忆的书展,我一定会说,是上海书展。早年的记忆是文汇书展,后来就是正宗的上海书展了。近十余年来,点数行程,我来上海参加书展的次数最多,见的人最多,谈的事情最多。

  透过书展,我认识这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得到的结论是:其一,上海是一个爱书的城市,去书展的人之多,男女老幼,全家出动,像过节一样。其二,上海是一个懂书的城市,比如签售,并非只有《盗墓笔记》有人排着长队签售;2011年,沈昌文先生《八十溯往》出版,他是三联书店原总经理,是文化建设的幕后人物。但在上海书展上,也有那么多人站着长排等待签售,也有那么多人跑过来打招呼。这样的情景,在其他城市很难见到。其三,上海是一个会卖书的城市,整个书展,没有官气,不清场;没有俗气,不歌舞升平;没有狭隘的地方气息,大步向国际化迈进。

  当然,我爱上海书展,也源于我与这座城市的渊源。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来上海组稿,我经手的许多出版项目都是在上海完成的。1987年,我在辽宁教育出版社编“当代大学书林”,在上海开发布会,有汪道涵先生参加。20世纪90年代以降,策划出版“新世纪万有文库”、“万象书坊”和《万象》,在上海拜见柯灵、王元化、陆灏、陈子善等,连我曾任主编的《万象》杂志,它的编辑部都设在上海,由陆灏主持。21世纪初,我与台湾出版家郝明义先生发布《几米绘本》登陆大陆,与台湾大块、墨色国际联合召开发布会,发布反盗版宣言,都是在上海书展期间进行的。那些年,我还代表辽宁出版集团,在书展期间与德国贝塔斯曼相关人员潘燕、黄育海等召开重要会议,研讨合资成立辽宁贝塔斯曼发行公司的事情。这一切都像昨天一样,历历在目。

  2009年我来到北京,来到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工作,希望接续当年“新世纪万有文库”工作,再做一些事情。为此我向沈昌文先生请教,他马上说:“做这样的事情,还是要去上海,去找陆灏他们那些人。”此时沈先生已经七十九岁了,一般不再离开北京,但他对我说:“只有上海,我还愿意去。”就这样,在沈昌文和陆灏组织下,依靠上海学者陈子善、葛兆光、陆谷孙、孙甘露、傅杰,还有香港董桥先生,推出文库版“海豚书馆”,不到三年时间,已经出版六十多本好看的小书。

  有这样丰富的背景,我们参加上海书展更积极了。近三年,我们在书展上重点做两件事情。一是发布新书,推出优秀作者、优秀作品。2011年,沈昌文先生签售《八十溯往》;2012年,熊召政先生签售《历史的驴友》,祝勇先生签售《大师的伤口》;今年,江晓原先生签售《性学五章》,孙郁先生签售《写作的叛徒》。

  二是召开一场有趣的聚会,即所谓“两海文库联谊会”。此事由王为松先生创意,其中一海是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海上文库”,另一海是海豚出版社出版的“海豚书馆”,这两套文库本都是小精装,都偏重海派文化、海派学人的成果。组织者都是陆灏和他周围的朋友。2011年,“两海”首次在上海书展上会师,两方出版者与作者欢聚一堂,到会者有沈昌文、陆谷孙、葛兆光、梁文道、小宝、沈宏非、孙甘露、沈双等;翌年书展期间,第二届“两海文库”在世纪集团举行,朋友们再聚首,参加者有沈昌文、巢峰、陈昕、贺圣遂、郑培凯、傅月庵、李长声、陈子善、梁由之……

  上海书展,听来就感到亲切的名字,是读书人的节日,是出版人的节日,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节日!

  (作者系海豚出版社社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上海书展,听来就感到亲切的名字
乐活的人生可以告别孤独
对焦:土木砖瓦石
《唐诗鉴赏辞典》出版三十周年
品味生命的灵动
“王者”心法
成长在新的地方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B06上海书展,听来就感到亲切的名字 2013-08-25 2 2013年08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