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咯,阿拉儿子还经常送水果来,开心来。”
周四,在江湾镇街道三门二居委老年活动室内,50多位居民聚在这里以“嘎山河”的形式聊聊“常回家看看”主题。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场居民有的夸小辈照顾自己,有的夸邻居帮助自己生活,大家边“嘎山河”,边说邻里情、儿女情,气氛相当活跃。参与活动的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舒菊芳说,这是每月一次的居民“嘎山河”日子:“居委会今年初成立的居民‘嘎山河’活动团队,目的就是引导居民说说社区事,让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建设和谐文明家园。”
“救火队员”忙不过来
三门二居民区地处四区(虹口、杨浦、闸北、宝山)交界之处,居民有近4000人,既有当年的征地农民,也有动迁来的居民,其中还有900余名外地来沪流动人员。前几年,这里经常发生各类治安问题,居民间的邻里纠纷更是多得让居委调解干部像“救火队员”。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调解各类纠纷有案可查的就达340余起,居委干部告诉记者,有时前脚还没调解完,后脚又来喊快去了。
虽然忙得不可开交,问题却依然没有解决。居委干部想到这里的居民有个特殊的“爱好”,喜欢“嘎山河”。何不让大家一起来“嘎嘎山河”,听老百姓讲讲社区事?主意一出,立刻得到了居民的响应,每月一次的“嘎山河”活动就这样诞生了。舒菊芳说,身边事、邻里事,烦心事,居民有啥讲啥,渐渐地居民关心起了社区事,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居委会因势利导,请居民一起来参与社区管理,共建和谐家园。
解决小区安全隐患
今年三月份的一次“嘎山河”活动中,居住在三门路759弄的居民李芬珍反映,海尚逸苑小区里有一辆停放多年的废弃依维柯客运车,不但占着小区居民有限的车位,而且车内还住着流浪汉,成为小区安全隐患。“嘎山河”活动一结束,居委干部立即到小区了解情况,发现这辆车的所属单位已经倒闭,车辆归驾驶员抵债,驾驶员曾借住在这一小区,现已离开了小区。虽然物业方面多次联系驾驶员,但其本人一直不愿出面解决,问题也得不到解决。于是,“嘎山河”团队的成员和居委干部介入协调,在告知车主的前提下,办理了相关的备案手续后,请区交警部门将停在小区多年的“僵尸车”拖出了小区,解决了小区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腾出了有限的车位。
纠纷调解下降六成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嘎山河”活动半年来,从当初只有10多个人参与活动,发展到现在已有150多个人参加,人越来越多,老年活动室已经坐不下了,居委干部就把“嘎山河”居民分成六个组,每次一个主题:小区治安、欢乐闹元宵、妇女维权、疾病预防……
据悉,“嘎山河”活动开展以来,三门二小区治安状况大有好转,今年以来,居委调解案下降了近60%。“‘嘎山河’活动使大家心齐了,气顺了,家园建设也更有劲了。”江湾镇社区(街道)党工委书记耿彧说。
特约通讯员 龙钢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