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农民夫妇杜国其和沈惠英,22年前喜得三胞胎孙女,欢乐与压力同时降临。孩子幼年遇家庭变故,二老辛苦打工,苦撑五口之家。一些家境贫寒的家长会劝孩子早点工作,这老两口不一样,尽管大字不识几个,却认定孩子一定要好好读书,鼓励她们一路升学求知。3年前,3朵姐妹花都迈入了上海本科院校的大门。
两位纯朴勤劳的农村老人,言传身教,让孙女懂得了勤俭、自立、好学的真意。三胞胎心怀感恩,孝顺长辈,品学兼优,积极参加勤工俭学,努力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在爱心人士和青浦区红十字会、教育基金会的共同帮助下,杜国其夫妇和三胞胎孙女的求知梦,在农村一点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大汗淋漓
深夜才肯开空调
杜思雨、杜思雯、杜思思,就像许多三胞胎姐妹一样,从小同吃同住、同出同进,几乎形影不离。在刚刚过去的申城史上最热三伏天里,最高气温连续突破40℃,高温红色预警接连响起。她们挤在好似蒸笼的房间里,大汗淋漓,却不舍得开空调。
客厅没装空调,房间里明明有,却如同摆设,在天黑之前从不启动。“等晚上10时以后再开,电费半价。白天太贵,吹吹电风扇就可以了。我们都很习惯,不怕热。”大姐杜思雨笑着说,不经意地抬手,快速擦去额头细密的汗珠。
三姐妹都有手机,但都用了好几年,属于老古董级别的非智能手机,除了打电话和发短信,最常用的功能只剩闹钟和计算器,这让她们在各自班级里都显得有些另类。即将开学,正是一些大学生的手机电脑更新换代最频繁的时候,三胞胎谁也没想过要换一部新手机。
二十多年来,爷爷奶奶节衣缩食,经常同时打好几份工,把3个孙女拉扯大,勤俭持家早已深入她们的骨髓。在上海,如此节俭的90后女孩恐怕并不多见。
1991年11月12日,相隔几分钟,3朵姐妹花先后来到人世,加起来的体重不足十斤。入不敷出的杜家平添万分喜悦,却也面临经济、精神和体力等多重压力。
3个女孩茁壮成长,生活开销也日益增大。她们读二年级时,父母协议离婚,母亲离家,拥有抚养权的父亲四处打工,几年后再婚、添子,却很少回家探望女儿和老人。
全家的重担落在了三胞胎的爷爷奶奶身上。“那些年里,最怕听到她们说身体不舒服,我和老头子肯定要忙得团团转。”沈惠英解释说,只要有一个孩子感冒发烧,其他两个就很容易被传染。大约15年前,三姐妹曾相继染上较严重的牛皮癣,老两口带着她们四处求医,花费十多万元,前后一共折腾了四五年,毛病才断根。
四处打工
供三胞胎进大学
今年66岁的杜国其和64岁的老伴沈惠英,十多年来,忙碌的脚步从未停歇。上工地、当司机、做厨师、进工厂、干农活、当清洁工……以农村人特有的纯朴和勤劳,与3个孙女相依为命,艰难撑起一家五口。
一些贫困家庭的家长会劝孩子早点工作,尽早上班挣钱,为家庭分忧。这老两口尽管大字不识几个,却明白知识的分量,坚持鼓励孙女考大学。
杜国其不会给孩子们讲什么大道理。三胞胎长相酷似,刚上学时,他就反复叮嘱她们:“诚实比考试分数更重要,坚决不许相互代考,不许串通作弊。”家庭变故发生后,三姐妹情绪低落,无心向学。他批评她们不懂事:“读书是头等大事,可以改变全家的命运。生活上的困难,不用你们操心,只管交给爷爷奶奶。”
老两口日渐衰老,仍在四处奔波。有时候杜国其打工到深夜才回到家,懂事的三姐妹就一起等。爷爷刚进门,她们便一个倒洗脸水,一个去拿毛巾,另一个盛饭,配合默契。见到孩子们睡得晚,老杜总是笑着责怪,催促她们早点休息。
高考前3天,沈惠英因操劳过度,突然患上急性甲状腺炎。为了不影响孙女考试,老人强忍疼痛,隐瞒病情,一直等到高考结束那天才住院做手术。三姐妹走出考场,直奔病房,都哭红了双眼,争着陪奶奶。杜思雨坚持要留在医院,和姑妈一起守夜。
3年前的夏天,杜家三喜临门,三胞胎分别被上海东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录取,攻读针织与服装设计、金融管理和园艺设计。麻烦接踵而至——沈惠英甲状腺炎康复后,接连遭受脑梗和美尼尔氏综合征的折磨,花去好几万元医疗费。杜国其无奈放弃打工,专心在家陪老伴。除了农村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之外,其他经济来源几乎中断。而三姐妹上大学第一笔学费,加起来就要将近2万元。
心怀感恩
自立是最好回报
今年8月中旬的一个桑拿天,中午气温已飙升至40℃以上,家住徐汇区的民营企业主吴永华来到青浦区香花桥街道办公室,第4次将1万元助学金交给杜国其。
当年听说杜家老小自强不息的故事,他深受感动,经青浦区红十字会牵线,主动联系到杜国其。那正是他们手捧3份大学录取通知书,为学费发愁的时候。自2010年起,他每年夏天到三姐妹家中,捐1万元助学金。“如果她们读研,继续捐助。”
和吴永华一同上门慰问的,还有青浦区副区长、区红十字会会长蔡忠。区红十字会得知三胞胎的遭遇后,与街道、团委、妇联、卫生、教育、民政等部门联系,实施了多年救助。区红十字会和教育基金会给三姐妹发助学金,每人每年分别为3000元和2000元。
3个女孩很争气,大学期间都屡获奖、助学金,杜思雯还得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5000元。记者两次到青浦采访,都没能见到杜思雯,今年暑假她一天也没有回家,忙着在一家企业的销售岗位实习。“姐姐的责任心很强,不想因为采访影响工作。”杜思思说。(下转A3版) (上接第1版)
二姐努力接触社会,小妹则用另一种方式回报社会。杜思思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每学期要至少贡献15小时义务劳动时间。辅导员让大家报名时,她第一个站了出来。最近,她还和大姐杜思雨一起,通过家教等方式勤工俭学。
杜思雨代表三姐妹,向吴永华连声道谢。老吴回应说:“你们最应该感谢的是爷爷奶奶,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他们。”女孩们亲密地挽着老两口,使劲点头。
“她们从没找我提过任何经济上的要求,每次取得好成绩时,就发一条短信分享快乐。”吴永华说,“在他们全家实现求知梦的路上,我只不过是稍稍帮一把。”
明年即将走出大学校门,学服装设计的杜思雨,想给奶奶设计一套时髦亮丽的针织衫。杜思思主修园艺设计,“以后要买一套大房子,为爷爷奶奶专门建一座美丽花园。”暂时落单在外的杜思雯,正考虑用实习补贴为两位老人买一份特别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