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也是音乐节的黄金假期。要吸引观众必须得有特色——
■二度举行的上海西岸音乐节将在徐汇滨江开唱,可以说三天的演出涵盖了最具票房号召力的艺人:10月1日苏打绿、EXO-M,2日崔健、罗大佑、张悬、权志龙,3日五月天领衔丁当、Magic Power、家家以及乱弹阿翔举行相信音乐专场演出。
■华夏之光·2013长江迷笛音乐节
将于10月2日—4日在上海长江入海口浦东华夏文化旅游区盛大举办,据悉,演出现场规模将达到空前的25万平方米,拥有9个舞台、100多组国内外艺人和5万平米露营区。
不懂音乐爱时尚
户外音乐节在沪上的“扎堆”也反映出近年我国音乐节的总体趋势。有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音乐节共举办24场,而2012年这一数字则变为89场。在消费者中,年龄段在15—35岁的年轻人是户外音乐会的主力军。
乐评人孙孟晋告诉记者,户外音乐节具有交友、休闲的功能,“许多年轻人喜爱时尚,但不一定懂音乐。对他们来说,到音乐会的现场喝着啤酒,躺在草地上晒太阳也是一种享受。”而在另一方面,户外音乐节对于某个区域与城市的旅游也有推动作用。“户外音乐节是增加一个区域影响力的一种方式。”孙孟晋这样说道。
户外演出修“内功”
据悉,上海的音乐节票房大多取得佳绩,比如从上周五开始门票预售的西岸音乐节,每天15000张门票的数量已经被预订所剩无几,主办方不得不反复提醒歌迷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门票。另一方面,也有的音乐节票房遭遇滑铁卢。
探究一些“音乐节票房遭遇滑铁卢”可以发现,虽然音乐节是在户外,但举办方的“内功”必不可少,诸如配套项目、音乐节的定位、演出阵容,甚至是音乐节的品牌效应都是一场成功户外音乐节必须考虑的因素。
在孙孟晋看来,户外音乐节要吸引观众,配套项目是关键。“真正的户外和草地是前提,娱乐的东西、创意等都是必须的,要创造出嘉年华一样的感觉。”王曼也说道,迷笛音乐节之所以能屹立多年,一部分也是源于配套项目的丰富。“我们会在音乐节现场提供啤酒,10月份即将到来的长江迷笛音乐节还有首创的露营区,音乐跳蚤市场也会在我们音乐节出现。”
除了配套项目外,音乐节清晰的定位与艺人的合理搭配,在孙孟晋看来也是一场成功户外音乐会必不可少的。
本报记者 夏琦 实习生 卢家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