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平台上看见,一些市民上传的设计简单又实用。比如,地铁4号线的标识是深紫色,10号线是浅紫色,二者区别不大,在海伦路站、虹桥路站等线路重合区容易混淆,有市民就提出在紫色标线上加一个圆圈或者一个镂空花纹,以示区分。此外,移动设备的充电问题突出,有些市民就提出能否在公园设置一些太阳能的充电躺椅,在充电的同时市民可以近距离享受自然。步行街人流量大,有参与者建议换上“发电地板”,踩一下便可发电,发电量十分可观。
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副秘书长何炯介绍,市民在APP上发布的这些创意,平台将会收集、分析和整理,如果有些设计点“赞”的人数超过10000人,主办方将联系专业设计师关注、改造,甚至联系生产厂家把市民的创意变为现实。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