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专版
     
本版列表新闻
~~~——访如皋市委书记姜永华
~~~——访如皋市委书记姜永华
~~~——访如皋市委书记姜永华
~~~——访如皋市委书记姜永华
     
2013年09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城乡
——访如皋市委书记姜永华
范洁
  “如皋如歌,常来长寿。”提及生态文明建设,如皋市委书记姜永华则自豪地从“长寿之乡”谈起。他介绍,联合国人口组织认可的长寿标准是每100万人中百岁老人数量75人,而如皋145万人口百岁老人在260位左右,是联合国长寿标准的2倍多。

  “如皋人为什么能长寿,奥秘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姜书记说,如皋是花木盆景之乡,始于宋代,兴于明清,“如派”盆景“云头雨足美人腰”在全国七大流派中独树一帜。目前,如皋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种类超过1300种。

  “这些植物不仅是天然氧吧,还是‘绿色银行’。”上世纪末,如皋经济实力在南通6个县级市中排名末位,被称为“小六子”,是“苏中的苏北”。近十年,如皋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第32位。难能可贵的是,如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单位GDP能耗却从未超标。姜永华说:“我们一直在求索一条环保、绿色的发展道路。”

  强调生态经济发展,同时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姜书记强调三个全覆盖:“首先是污水处理全覆盖,目前如皋市14个乡镇已全面建成污水处理厂;第二是垃圾处理全覆盖,形成管护队伍实行划片分段包干处置;第三是河道保洁全覆盖,加强入河、沿江排污口规范化整治,高标准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促进地表水质量持续改善。“在如皋,长江水入户率达98%以上,我们希望通过生态环境建设,让百万如皋人民喝上干净的长江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享有宜居的环境。”

  “从上海北到北上海,是如皋的发展目标。”姜书记说,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崇海大桥、沪通铁路长江大桥连通后,有助如皋进一步接轨上海,依托上海的辐射支撑加速发展,“如皋力求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城乡,长寿之乡、花木之都、生态之城,成为上海的‘后花园’。”    本报记者 范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4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6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6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8版:广告
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城乡
首富村座落在“植物园”
陆仁宗的萝卜缘
长寿的秘密
新民晚报专版A09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城乡 2013-09-09 2 2013年09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