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法马 股票价格短期走势极难预测
尤金·法马(Eugene Francis Fama),1939年2月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1960年毕业于塔夫茨大学,现在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
他的专长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资产定价理论,因提出“有效市场假说”闻名。据诺贝尔奖委员会介绍,法马的贡献是证明了股票价格短期走势极难预测,新的信息很快就被计入了股价中。这些发现不仅对后续研究影响深远,同时还改变了市场实践。
主要观点:
● 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衡量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外在效率有两个标志:一是价格是否能自由地根据有关信息而变动;二是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否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
● “法马/弗兰奇三因子模型”实实在在改变了华尔街尤其是对冲基金业的玩法,为他们带来了数以亿计的真金白银。“三因子模型”听来犯晕,其实,它反映的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普通散户都能明白的事实。1992年尤金·法马和同事肯尼思·弗兰奇发表了一篇论文《股票回报的交叉选择》。尤金·法马利用1941到1990年的美股数据指出:除了衡量波动风险的Beta(用以度量一项资产系统性风险的指标)之外,股票的市值和估值同样会影响回报。正因为这篇论文太著名了,所以后来用Beta、市值、估值来预测股票回报的模型就被称为“法马/弗兰奇三因子模型”。
用弗兰奇的计算可以发现,从1926年7月到2013年8月,小盘价值股是美股中回报最高的板块,年回报14.98%,小盘成长股年回报仅8.65%。大盘价值股,以11.93%的年回报跑赢大盘成长股9.4%的回报。别小看这几个百分点的差异,日积月累下,就是天壤之别。
罗伯特·席勒 成功预测美房地产市场过热
罗伯特·席勒(Robert James Shiller),1946年3月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1967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197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他担任耶鲁大学亚瑟·奥肯(Arthur Melvin Okun)教席,也是耶鲁管理学院金融国际中心成员,被视为新兴凯恩斯学派成员之一。
席勒是行为金融学的代表人物。他发现,股价短期内虽然很难预测,长期走势却可以预测。多年来,他以一个金融学家的身份不断公开站出来指责美国的市场泡沫问题,并撰写了在全球广为流传的《非理性繁荣》、《动物精神》等通俗读物,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在演讲中引用“非理性繁荣”的概念。
主要观点:
● 对于投资界而言,席勒提出的CAPE(周期调整市盈率)估值指标无疑是一大利器。谈及估值,普通投资者都喜欢使用市盈率(PE)。这个指标衡量股市估值固然直观,但也受盈利波动影响较大。如果经济正处于低谷回升初期,企业盈利必然比较糟糕,用那时候的盈利数据去计算市盈率,必然会导致市盈率高估;反之经济在高峰盈利即将见顶时,算出来的市盈率也会低谷。
为解决这个问题,席勒提出了“周期调整市盈率”,也就是用十年的平均盈利取代普通市盈率的过去一年盈利来计算,这样可以平滑经济周期的影响,更精确的反应估值。
而另一位研究者MebaneT.Faber利用席勒1881年到2011的CAPE数据做了回测,发现在CAPE小于10倍的时候买入美股,未来10年的年化收益率有望超过10%,但是若在超过20倍时买入,则未来10年年化收益将低于3%,高于30倍买入,则将变成负回报。
● 在美国,席勒曾创立了“凯斯—席勒指数”,其反映了不同地区美国房屋价格。另外,在美国房地产泡沫最疯狂的时期,席勒成功地用模型预测了房地产市场过热、可能出现硬着陆。据媒体报道,他在前些年来华出席活动时曾称,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
拉尔斯·彼得·汉森 研究出广义矩估计法
拉尔斯·彼得·汉森(Lars Peter Hansen),1952年10月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尚佩恩,1974年毕业于犹他州立大学,1978年于明尼苏达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他是芝加哥大学的大卫·洛克菲勒杰出服务经济学教授。他的夫人是芝加哥大学华裔女教授蒋人瑞。
他的主要成就是研究出了一种统计方法——广义矩估计法(Generalized Methodof Moments),适用于检验资产定价理论。他也是一位宏观经济学家,专注于金融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
主要观点:
● 广义矩估计法是基于模型实际参数满足的一些矩条件而形成的一种参数估计方法,它的宽松假设使得它在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报记者 陈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