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演艺圈“劳模”,一定要算上莫文蔚。为了11月8-10日在上海文化广场连唱三场的“莫后年代”演唱会,她来沪做宣传,前一天刚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从伦敦到香港,为了下午的发布会她一早再从香港飞上海,常人看来是无比煎熬的过程,可她脸上丝毫不见倦容。从下午到晚上,满满当当地安排了近十个访问。忙至夜深,身边工作人员早已累趴下,转头看她,依旧脚踩高跟,笑对镜头,不得不让人敬佩她的“超能力”。
“剧场版”演唱会
温暖又迷人
长腿、大露背、齐腰波浪鬈发……嫁为人妻的莫文蔚,依旧不改性感本色。她喜欢最能体现东方女人风韵的旗袍,她说:“演唱会服装造型中,旗袍是必不可少的。”而露背装更是她的最爱,面对摄影师想拍美背镜头的要求,来者不拒,一回首、一顿足,神情与美衣相得益彰,怎么拍怎么美;而每每演出都能带来火辣视觉冲击的她更笑说,钢琴也一定会准备着,“不为弹奏,是用来爬的。”简单几句,让人顿生画面感。
说到此,难免让人对这次的演唱会充满期待。而更吸引人的还在这次的场地,选择了仅能容纳2000人左右的文化广场,不辞辛劳连唱三场,只为了这剧场版的演出环境。追溯其源头,不得不提的是前段时间她在伦敦Ronnie Scott's爵士俱乐部举办的首场个人爵士音乐会。作为首位登上这个舞台的华人,当天的演出让她记忆犹新——古筝、爵士,以及一首中文歌《阴天》,让200多观众见识了她的性感和迷人,“我自己本人一向很喜欢爵士。这次在伦敦演出的场地,是我所有的爵士偶像们都演出过的场所。场地仅能容纳200人不到,而演出的时候,我跟观众之间的距离一伸手就可以触到。这种小场地演唱会的氛围实在是太迷人了!”
于是,选择一个温暖的场地便顺理成章,莫文蔚对于文化广场也非常满意:“剧院的气氛真的很不一样,可以看到每个人眼睛的感觉好棒!我的歌曲大部分是慢歌,爵士乐放在其中也不会突兀。”
听起来,这场演出似乎要主打爵士风?倒也不是,莫文蔚笑言自己为了曲目已经挑花眼了,很多歌“舍不得不唱”,但太多歌也“唱不完”,该如何选择,她只能将保密工作做到家。
“恋物癖”办展览
惊喜不间断
采访时,不时遇到歌迷送上莫文蔚的专辑或是照片请求签名,而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当属她1996年发行的第一张粤语专辑《全身莫文蔚》——因其背部真空的封面造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莫文蔚说,这些年,常有朋友害羞地拿着这张专辑让她签名。转眼也过去近20年,可现在莫文蔚也还保存了当年拍摄那套照片时所有的底片。
算来,今年是莫文蔚出道20年了,20周年纪念日,她办巡演,上个月还在香港办展览,将自己的所有宝贝拿出来与歌迷分享,其中就包括了20年来在演艺圈中留下的种种有意义的、有趣的东西。一些从未曝光的美照赫然在列,甚至不乏少数大尺度照片,她坦言每每看到这些照片,就会庆幸自己20多岁时的勇气,“那时年轻,多好啊!现在就算敢拍也不准了,必须要有人(老公)批准才行!”
美好的东西自然是值得保存,可自称有“恋物癖”的莫文蔚还为大家准备了不少惊喜:“我这人不会丢东西,所以家中积累了好多东西。做这个展览纯粹是因为好玩,因为20年中,我做了很多不一样的尝试,把它们放在一起,会很好玩。”
整理自己的收藏时,莫文蔚惊喜发现除了有她出道来获得的各类奖项、历次巡演演出戏服以及电影剧照、道具等之外,还有不少珍贵的记忆,比如说老照片、老卡带。其中最让她感动的,是3岁时外公为她录制的卡带唱片。由于卡带机已不多见,也担心这盘老卡带一放进机器就会坏掉,“没想到声音还是很好,是我3岁时唱的各种各样的歌,我听着都要疯了!”
拍《食神》时戴的那个吓人无比的牙套,也让莫文蔚摆到台面上供大家观赏,看到这个牙套她自己都不得不惊叹道:“我当初是怎么戴上去的啊?太吓人了,我怎么演的都不知道!”
“乖乖女”变大明星
生而为舞台
翻看莫文蔚的履历,绝对是璀璨斑斓。名门望族出身,父亲是香港著名作家,母亲是香港第一代电视人,再加上她自己有一颗聪明的头脑,能流利地说五国语言;爵士舞、中国舞、古筝、双簧管样样精通;中学毕业后,莫文蔚更以超高分数被保送至伦敦大学学习意大利语和意大利文学,实属圈内不多见的拥有高学历的明星。
可是这个旁人眼里一片坦途的“乖乖女”偏偏自小做起了明星梦。“3岁时我就知道我以后要做一个表演者,我是为舞台而生的。”莫文蔚说。小时候看到电视里的艺人表演,便有了从事演艺工作的理想,但她却从不敢告知他人。“以前的同学,人人都说要当医生、律师,我若说要当明星、歌星,会给人贪慕虚荣的感觉。”尽管不曾明说,但莫文蔚却早有准备——学跳舞、古筝、钢琴、话剧,充分准备好。
1993 年,23 岁的莫文蔚从英国完成学业后回到香港,漂亮的毕业证书足以让她轻松坐进写字楼,没想到她却义无反顾踏入娱乐圈。“我不认为如果你学历高的话只能做某些行业,或者表演好的话就不用读书。”她觉得,聪明可以让她更好地驾驭自己的表演。
她的父母没有反对她的这个决定。“我父母从小到大,对于我的每一个决定,只要不伤害到别人或者自己,他们都会支持。”莫文蔚说。“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其文蔚也。”莫文蔚的名字,出于《易经》。而她的父亲莫天赐曾这样解释道:“人如其名,她应明白艺人必须顺应潮流,不断更新自身的形象,一如花豹的斑纹,随着时间,愈变愈美。”
入行20多年,莫文蔚对事业的热情,却恒久不变。“我做的都是我最喜欢的事情,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厌倦?”每次被问是否会厌倦,莫文蔚都毫不犹豫地回答。2011年,莫文蔚嫁给初恋情人Johannes之后,就有人猜想她即将淡出娱乐圈,而这一次更有传言说将是莫文蔚最后一次举办巡演,对此莫文蔚连连摇头:“退休的想法我绝对没有,我实在舍不得舞台,我确实感觉到累,因为我做每一件事都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上一次巡演是4年前,这次巡演结束后也会休息一段时间,但我不可能离开,如果不让我唱,我可能会疯掉吧!”
“新人”爱情法则
幸福靠经营
刚迈入40岁时,还有不少人将莫文蔚划入“黄金剩女”行列,没想到,闷声不响地,她在自己获得金曲奖时当场给了大家一个突如其来的惊喜:与初恋男友再次相遇,一见钟情,再见亦倾心,婚期也闪电而至。怎么看来,都像是童话故事的桥段,尽管,这个“白马王子”有过婚姻、有小孩,但丝毫不妨碍人们将他们视为美满的一对。
2011年结婚,至今也不过两周年而已,莫文蔚也还算是婚姻世界里的“新人”,可是对于爱情保鲜,她有着不少好方法。比如说工作一段时间必须休息,与家人享受假期;又或者是邀请老公来观看自己的演出或是展览,上个月在香港举办的展览她就约了老公一起看,“毕竟我们这些年失散了啊!有很多东西他都不知道,他一定要来看,才会了解我这20年做了什么。”同时,她也表示,现在自己已为人妻,会将工作和家庭的时间比例分配得更好一点。只不过,大家期待的爱情结晶还暂时不在考虑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