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民生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车辆进出速度太快,家门口走路“吓势势”——~~~
车辆进出速度太快,家门口走路“吓势势”——~~~
车辆进出速度太快,家门口走路“吓势势”——~~~
车辆进出速度太快,家门口走路“吓势势”——~~~
车辆进出速度太快,家门口走路“吓势势”——~~~
车辆进出速度太快,家门口走路“吓势势”——~~~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辆进出速度太快,家门口走路“吓势势”——
小区道路能否加装“减速带”
张欣平 刘天林
  家住龙吴路东湾小区的薛女士前天十分郁闷,规规矩矩在小区内靠右行走,还是被一辆轿车擦碰,差点出事。她来电希望本报发起呼吁:机动车进出小区道路时,要尽量减速行驶,保证行人安全;同时建议:小区道路在条件许可时应加装“减速带”。

  小区路窄车速快

  不久前,本市部分住宅小区接连发生机动车碰到路人的交通事故,造成多名老人伤亡,在居民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家住双峰北路的苏建民老伯,每天7时半左右要到附近的菜场买菜,这时进出小区的车辆特别多,车速也快。而小区道路大多较窄,两边基本上都停满了车,想让也没处让。 

  记者现场观察,双峰北路南北两头与中山南二路和零陵路相通,相当多的社会车辆都把这条小区道路当作穿行通道,再加上道路两侧的车辆停放无序,快速通过的机动车见行人走路稍微慢一点,就会喇叭催促,一点也没有减速的意思。

  居民没有安全感

  家住南新小区的赵海颖告诉记者,她上班时,习惯靠右侧行走,心想这下可安全点了吧,但那天上午她走在小区道路上,一辆别克轿车从后面快速驶来,反光镜把她的挎包钩住,差点摔倒。驾驶员不但不道歉,还责怪她为何不让行。记者在龙华西路附近一小区也看到,一辆环卫车一边鸣着喇叭,一边开得飞快,两侧行人只得四处躲闪。不少居民说:现在走在小区道路上也感到“吓势势”,生怕哪天出事情。

  建议装上“减速带”

  记者在一些小区采访时,不少居民指出,小区道路上发生的事故大多为“快”引起。一位小区保安说:“机动车进出小区门口,一般都会减速,因为这里大多数都安装了减速带,而一进入小区里,车速只能由他们自己掌握了,我们很难管理。”

  不少居民建议:相关部门应对小区道路上的交通出行安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能否在小区道路上安装“减速带”,保证居民的出行安全。

  本报记者 张欣平  通讯员 刘天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小区道路能否加装“减速带”
街头“热水瓶” 涂鸦“夺眼球”
柏阿姨相亲会谢绝“妈妈陪”
3批次足浴器等器具质监抽查不合格
“菲特”来袭时,小区一点没积水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新闻A04小区道路能否加装“减速带” 2013-10-20 2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