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电脑,今天又感到眼睛有点疲劳。我习惯地打开家庭小药箱,找一直使用的某品牌的明目眼药水,打算滴几滴缓解眼睛的疲劳。很快找到两盒,不过,仔细看使用期限,却发现都已经过期了,一个剩下半瓶,一个则是大半瓶。
常识告诉我,过期的药品便是劣药,药品的品质已经发生变化,自己当然不能使用,更不能卖给收药的药贩子,必须处理掉。可是,这么处理就像在股市割肉,让人感到肉痛。但是,又别无他法。由此及彼,几乎城市的家家户户都备有小药箱,像我这样时常扔掉过期药品的市民很多,如进行全市统计,数量不仅十分惊人,浪费的药费可能是天文数字。其中还包含药品原料、人力等各种成本。
记得,以前医院开的、药房卖的眼药水,都是小圆瓶的,药水容量只有现在的50%。眼药水的保质期一般只有一年,过去生产的小瓶眼药水,一年以后即便剩下,也不会多。况且,眼药水的容量小,价格也减半。药厂能否根据市民的需要,恢复生产小瓶的眼药水?
不过,规模出效益。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靠药厂自律十分困难。但是,卫生主管机构与医保中心却可以进行宏观调控,让药厂降低眼药水的容量。推及其他常用药品的生产,也可以这样去监管与落实。这么做,不也是解决时下看病贵的一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