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适当“不作为”
黄伟明
■ 为室内空间也留个疤,艺术家的灵感,营造了不一样室内环境 姜锡祥 摄
  ◆ 黄伟明

  城市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钢筋水泥出尽了风头,崭新的建筑林立街头,那些旧的、“丑”的越来越少,殊不知在大刀阔斧地“除旧”背后,透露出的是城市文化的消失和城市个性的磨灭!面对城市“疤痕”怎么留这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本刊也曾抓住热点进行了深入探究。

  老城区、旧建筑固然不是样样都需要被保留,但环顾整个上海不难发现,城市应该有的“疤”也随着老旧建筑的拆除而消失。那些有幸被保留下来的也大多经历了一番“修旧如旧”,多少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无论如何按照建筑“原来”的样子去修,那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不是吗?“如旧”毕竟不等于真正的“旧”,只要用了新材料去修正,那就是新的了,这一类的翻新终究会让这些保护建筑失去韵味、失去最应该被保留的——精神文明。

  当然,这并不是在一味否定“修旧”,历史的发展、建筑的维护是需要不间断地巩固更新的,但将修护方式简单化并不可取。比如一些老街古镇上,原本古朴的木结构老宅应有的瓦片顶、粉刷墙、铜锁,这些最值得品味的细节都被现代化的装修取代,让人很难找到古宅的原汁原味,这样的“保护”就未免做过头了。说到底,很多保护单位会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这些文化遗产成为旅游景点,进行这样的修复能让古建筑更适合被参观,但却让文物保护变得本末倒置。

  想要为城市文化留下点什么,我倒觉得适当的“不作为”可能才是真正的保护。比如石库门,经过几十年的居住该怎么样就怎么样,除了适当的日常维护,就这样保持着“人气”才是上海的弄堂风貌,与其单一地保留下石库门建筑特色,不如就让它自然而然。欧洲小镇之所以很多能至今吸引世界游客前去旅游,正是当地人民长久以来自发自主地对房屋进行粉刷和维护,即便没有政府出资,他们也已经将保护意识变成了生活习惯,这才让欧洲至今还能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如果我们的政府对于古建筑保护也能做到监督大于整治,老百姓也养成自觉保护的好习惯,那么我们的城市“伤疤”迟早也会成为最美的风景。 

  (本文话题链接B2版“年终专稿”回顾焦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民生十问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本期导读
适当“不作为”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B01适当“不作为” 2013-12-28 2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