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于2500年前的大运河,途经6省市、30余座城市,一路穿越黄河、淮河与长江,留下无数自然文化遗产,还有美酒佳话。
隋炀帝与清乾隆
古往今来,体验这条古老运河魅力的最佳方法就是乘船游览。不过,万千过客中,唯有隋炀帝和清乾隆两个皇帝的话题流传最广。值得回味的是,同样都曾沿着京杭大运河下江南,但是,隋炀帝与清乾隆留下的声名、口碑,却极为迥异。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杨广曾经三下江南,其中第二次的路线是沿着大运河行船的。传说隋炀帝下扬州赏琼花时,特意从上游途经的双沟带来一船酒,并留下“看景看扬州,喝酒喝双沟”的佳话。
然而,隋炀帝下江南的行为,却没有留下浪漫美名,史书和文学作品历来都把他描绘为贪恋美酒美色、横征暴敛的亡国之君———尽管也有后人评价,隋炀帝花了6年开通整条大运河的功绩不可磨灭。
大约900多年后的清乾隆皇帝,和隋炀帝有个同样的爱好,那就是喜好去繁华似锦的江南游玩。有趣的是,还有一个情节让清乾隆与隋炀帝联系到了一起:当年隋炀帝痛饮的是双沟酒,而清乾隆钟爱的是洋河酒,如今这两个名酒已经合并成为一个企业即洋河股份,且被称为洋河股份的“一树两花”。
其实,清乾隆下江南同样声势浩大、挥霍国力。更有甚者,清乾隆一生6次下江南,远超隋炀帝的“三下江南”。但这位乾隆爷游山玩水,纵酒留情,却少有骂名,反而增添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近些年来更被《戏说乾隆》、《乾隆下江南》等一大批影视剧反复演绎,而广为流传。
大运河与洋河酒
在整理京杭大运河有关史料时,人们发现,在大运河畔的江苏宿迁,下江南时5次住在宿迁的清乾隆,曾经十分留恋这里的洋河酒,不仅亲赐其为皇室御酒,还想把洋河酒的酿酒师带至京城,专门为他酿酒。
一直以来,在所有关于“乾隆下江南”的故事中,人们很少留意到乾隆饮酒故事。据传,乾隆自诩“平生不饮酒”,其实他并非滴酒不沾,每天也会喝上一二两。而他的儿子嘉庆皇帝,每天最少要喝六七两。
1757年正月,清乾隆皇帝开始第二次南巡,沿京杭大运河来到宿迁。住进皂河行宫(现名为乾隆行宫)后,乾隆便与几位大臣乘船顺泗水而下,行至洋河上岸小憩,只见这里槽坊热气蒸腾,酒店旌旗摇摆,酒香扑鼻。乾隆一时酒兴勃发,拉着大臣一起品尝洋河酒,饮后连声赞叹,并挥笔题写“酒味香醇,真佳酒也”。
据传,洋河大曲的名字,就是乾隆此时题下的。此后,下江南途中,乾隆多次到访宿迁,品尝洋河美酒。
京杭大运河的贯通,客观上促进南北往来。像洋河酒,便是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成为清皇室的贡品御酒。然而,就像隋炀帝与清乾隆其实有着很多交集一样,历史往往也偶有交集,就在清乾隆1757年感受京杭大运河往来便利的时候,他却颁布后来影响深远的清朝闭关锁国的“禁海令”。 杨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