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市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3年5次行使“询问权”——~~~
市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3年5次行使“询问权”——~~~
市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3年5次行使“询问权”——~~~
市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3年5次行使“询问权”——~~~
市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3年5次行使“询问权”——~~~
市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3年5次行使“询问权”——~~~
市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3年5次行使“询问权”——~~~
市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3年5次行使“询问权”——~~~
市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3年5次行使“询问权”——~~~
     
2014年01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3年5次行使“询问权”——
“专题询问”紧贴“公众关切”
姚丽萍
  上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专题询问2013年申城环保,16个政府职能部门现场应答。

  这是自3年里市人大常委会的第5次专题询问,3年里5次专题询问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专题询问”常态化折射监督的进步。

  “询问权”因何行使?

  2010年9月15日上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成立31年来,首次“专题询问”亮相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政府多个部门公开应答十多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现场考问”:世博后城市长效管理,准备好了吗?

  依据《监督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询问也是一种监督。那么,“询问权”因何行使?当天询问的核心内容是世博会后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重点涉及市容环境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和交通组织管理。世博会为上海的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变化和利好,“世博效应”如何持续,这是城市发展的重大课题,这也就是“首次询问”的重要动因。

  此后的4次“专题询问”分别涉及:食品安全、城市安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和申城环保。“人大监督跟着‘公众关切’走,凡是被专题询问的,一定都是社会热点。”市十四届人大侨民宗委主任委员张丽丽说。

  从第1次到第5次,每次专题询问都持续两个小时以上,最近一次甚至超过了3个小时。市十四届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丁伟说,“询问人”都有备而来,谙熟法律法规,调查研究了所问课题,在询问人和应询人的“一问一答”之间,监督的过程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展开。

  监督效果怎么样?

  依据《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污染应急预案》,重污染和严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建筑工地、堆场、搅拌站等地的作业应停止、一部分企业应停工、30%的公务用车也应停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后,政府部门监管怎样落实?”上周“专题询问”中,龚梅华委员问。

  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应答:正抓紧完善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和响应程序,将大气污染防治预警纳入市政府应急体系,做好及时发布和系统应对,工地、机动车、锅炉,该停的一定要停下来。

  这是职能部门的应答,也是承诺。职能部门的执行力从何而来?最大的动力源就是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将加大对现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探索“专题询问”常态化,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本报记者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跨年特别报道
   第A04版:跨年特别报道
   第A05版:跨年特别报道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特稿
上海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开通
双层巴士满载新年愿望
新年第一天空气中度污染
去年12月PMI:51.0%
《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听取政协委员意见
“上海观察”今起正式上线
“专题询问”紧贴“公众关切”
新民地铁2014和你去远方
百名“爱军精武标兵”受表彰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8“专题询问”紧贴“公众关切” 2014-01-01 2 2014年01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