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家里不能待了,那么到哪里去呢?当那两位好心的老师离开后,外婆马上给她在外交部工作的同乡伍修权打电话,说了自己的处境,想到他们家里躲避一下。伍修权听了非常吃惊,对外婆说:“你们先别动,我马上给中央办公厅打电话!”不大会儿,他回复外婆:“大姐,办公厅的人请示了主席,主席说保护少数!可是,究竟谁是少数呢,我也搞不明白,无法保护你们。”外婆只好作罢,说:“我再想别的办法吧。”
因为事情来得突然,而且天也太晚了,好朋友的家里又不能去,这令经历丰富的外婆也发懵了。她简单地收拾了几样常用的东西,锁了门,领着女儿们向外面走去。而天这么晚了还能去哪儿呢?外婆又想起了其他朋友。可又一想,去了给人家添乱不说,万一事情就至此为止,落一个惊弓之鸟庸人自扰的恶名,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再说传出去让主席知道了,自己再见了亲家的面必然难以启齿、自矮三分。
渐渐冷静下来的外婆,带着两个女儿出了天安门东边的南池子胡同后,决定去劳动人民文化宫避一避。但到了文化宫门口,只见铁将军把门,人家已经下班了。
外婆决定到前门火车站过夜,因为那里人来人往不容易被发现。而且候车室里也有长板凳,装成旅客也可以休息。是夜,母女三人坐在候车室里,说了大半夜的悄悄话,分析着不是原因的原因,猜测着这场风波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后果,直到天快亮时才打了个盹儿。而南来北往的旅客哪能想到,坐在硬板凳上过夜的,竟是毛主席的双重亲家和他的儿媳妇。
天刚蒙蒙亮,母女们环顾四周没有异常,才走出车站,在大街上胡乱地吃了点油条豆浆,结伴向南池子走去。快到家门口时,外婆吩咐两个女儿拉开距离,减小目标,并说自己先到胡同里看看,没有特殊情况再招呼女儿们回家。外婆刚走近胡同口,就被吓一跳!只见整个胡同已被红红绿绿的大字报糊了个严严实实,到处都是打倒叛徒张文秋和辱骂我母亲的文章与漫画,外婆和我母亲的名字被红笔狠狠地打上了叉。好在清晨时分胡同里人少,外婆壮胆撕破了门上的封条,走进四合院,整个院子和屋里已是一片狼藉。外婆一看大事不妙,出了门急忙向女儿们示意立即后退,然后又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的人流中商量对策。
当时,令我母亲想不通的是,造反派的行动竟然如此迅速,而且他们怎么知道自己家住在南池子呢?想来想去,她明白了,是自己曾带着几个要好的同学到家来过一次。而昔日相处很好的同学,怎么能出卖自己呢?她又疑惑了。
母亲虽说经过风雨见过世面,平时遇事儿也很有主张,但此时此刻她却感到束手无策。自己怎么一夜之间从第一红色家庭的儿媳沦落为有家难归的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想不通!真的想不通!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自己的妈妈也成了十恶不赦的叛徒,北大的那些领导和教授一夜之间都成了罪恶滔天的坏人,而谁才是真正忠于主席的革命战士呢?她想鼓足勇气走进中南海找爷爷诉个苦评个理。可刚一开口就被外婆挡了回去。外婆对我母亲说,不是我不相信亲家,他一定是被蒙在鼓里,家都被抄了,弄不好正在大街小巷抓你呢,你去中南海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我母亲望着中南海高高的红墙,委屈地流着眼泪。外婆递过手绢,亲切地安慰她:“不要难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真相总会大白的,听见猫头鹰叫,还不走夜路了?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走,咱到董秋斯家里去!”
她们走进了董秋斯家位于东城的小院里。董秋斯听了外婆的诉说后,一向温和的他也发了脾气:“你张文秋怎么成了叛徒?真是荒唐!早在延安时中央就对你们新疆坐牢的一百多人做出了结论,怎么能大白天说瞎话呢?不要紧,先在我这里住下来,避避风!然后,你让邵华写封信,我想办法让人转呈主席。天方夜谭,再没有坏蛋抓了,跑到主席家里搞窝里斗,乱弹琴!”
几十年前,外婆从山东监狱出来,被党组织接到上海,在等待安排工作期间,就是住在董秋斯家里,并得到了他们夫妇细心而周到的照顾。想不到,几十年后她再一次住到他们家里。和前一次不同,这一次她却是被自己人逼得有家不敢回。这是命运的安排呢,还是老天和她开了一个玩笑?这让外婆困惑不已。